第152章:党争(1 / 2)

加入书签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党争之祸猛于虎!此言诚然不假!观此刻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很明显的分为三党派系,一为太师党,其下皆文官系统,二为太尉党,其下皆武将系统,三为中立党,其下为言官御史系统。

这其中,中立党的立场分明,左右不帮,形同虚设,实在是尸位素餐!而太师党和太尉党,双方则水火不溶,针锋相对,而且双方的实力也十分接近,同一个议题,双方就互相攻讦,各不相让,导致迟迟难有明确的结果,真是令刘定头痛不已,偏偏这两边的党首都是位高权重的皇亲贵戚,与自己都有很密切的关系,又皆有拥立之功,辅佐之责,绝不可轻易得罪!

但是如今之势,已是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必须早做决断,否则必受其害!以刘定的智力,他也能看出现在的情势有多危急,不管朝堂上这两党之争如何激烈,如何尖锐,双方怎样水火不溶,怎样争辨攻伐,如何倾轧对抗,也该在击退逆军之后再做打算不是?象如今这样争论不休,不顾朝廷安危,不顾君上忧虑,实在是令人可气可恨!

刘定心中暗算盘算,殿下两党派系之间却是口诛笔伐不停,争论个没完没了,一方要求李信率军回师勤王,一方坚决不许,主张另行择良将抽调近卫一师驰援海原,双方旗鼓相当,谁也无法压制住别一方,各执一词,争执不下,左也不行,右也不行,思量妥当的刘定却渐渐火了起来,勃怒的一拍扶手,乾纲独断道,

“太师大人,就照你的意思办!传旨海原,令崔呈斌征召城中民壮坚守海原,务必却敌于坚城之下,绝不可后退一步,否则定斩不饶!另,下诏江南各州府,即日起各自抽调辖下精兵强将,组成江南勤王军,克日出兵自石林渡江勤王,渡江后,兵锋斜插逆军后路,截断其粮道!此外,兵部即日自京郊大营,抽调十万近卫军驰援海原,而后两军前后合围叛军,将其一举歼灭!”

“老臣遵旨,皇上圣明!老臣还有一事相请!”张之从飞快地上前躬身道。

“太师请讲!”刘定和颜悦色道,原因无他,这几道旨意诏令一下,刘定就把太尉一党给开罪了,当然要尽量依仗和满足太师了!

“启禀皇上,兵部尚书胡秀清已被皇上打下天牢,明日待斩!但兵部掌管兵马、军械、粮饷管理调度,责任重大,不可一日无人坐堂打理,因此请皇上委任新任尚书!

“嗯……言之有理!太师有何适当人选?“刘定向来是志大才疏,说起空谈阔论,他是胸有成竹,但真正讲到处理政务吏治,他是一窃不同,朝中官员资历覆历,往迁过程,他是全不知晓,又如何任贤用能。

“回皇上,兵部左侍朗陶严智,任职多年,忠勇公正,部务娴熟,可担大任!”张之从对刘定可谓十分了解,气定神闲地侃侃道来。

“好!陶严智上前听旨!”果然,刘定想都没想就一口答应下来!

“微臣在!”听到刘定宣召,陶严智飞快地自班列中跑了出来,跪在殿中,头碰着白玉地板,口中恭声道。

“着即晋升陶严智为新任兵部尚书,执掌兵部,处理军务,负

看:。书.;网同人kanshu^责兵马钱粮、军械一应调度,并工户二部主官,共同协助太师尽快将十万近卫军抽调齐集,备齐粮草军马军械,克日出援海原,不得有误!”

“微臣领旨谢恩!微臣必定牢记圣上教诲,尽忠职守,报效君恩!”陶亚智咚咚咚就磕了三个响头,站起来退回班列,却是一个干瘦的中年人,面色腊黄,眼眶深陷,象是极度营养不良似的,实在是有损官仪。

“皇上……”刘协刚要出言阻谏,刘定却一摆手,不耐烦道,“太尉不必多说,朕心意已决!朕有些倦了,退朝吧!”说完便在一帮太监宫女的簇拥下转回内宫。

张之从、王平一干人跪送刘定退朝后,一脸得意地望着脸上又忧又悲、长吁短叹的刘协和陈青浦……

抽调十万近卫军驰援海原,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就难了。

近卫大营原本有五十万军兵,不过已被张天顺将其中精锐二十万全数抽走,余下的三十万人除了老弱残兵,便是军痞纨绔,更多兵员则直接被营中的各级将官吃空饷吃掉了数万人,因此现在所谓的三十万近卫军,仅是兵员数额就大大不足,只有不到二十五万人。

再除却其中混杂的毫无战力的老弱之兵和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能勉强称之为士兵的不足十万人,而且是久未操练,不通阵法!其中绝大多数士兵根本就没上过战场,人倒是杀过,不过都是平时打架斗殴或是期压平头百姓时心血来潮之举,如此军队形同散兵游通,又何来精锐之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