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驻守(1 / 2)

加入书签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着李信,旨到起,即刻率军返回狼牙关,继续驻守边关,靖绥边地,不得有误!钦此!孝平元年八月初九……”

李信听完圣旨,心中真是百感交集,又气又急又愤,猛地直起上身,仰头望着城墙愤然道,“太师大人,前方战事紧迫,逆军随时可能攻占海原,京师危在旦夕!请太师大人转奏圣上,末将愿领军前往平叛,剿灭叛军,保京师安宁……”

李信话未说完,张之众已不耐烦的挥挥手,严词厉色道,“李大将军!如何平定叛军,隶清西北,朝庭自有方略,皇上已有定夺,不劳将军费心!还不领旨谢恩,速速回师边关,莫非你想抗旨不成?!”

“末将不敢,末将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李信顿了半响,方才满脸无奈的叩首谢恩,无可奈何的接下了这道荒唐的圣旨。

片刻后,城门守军放下吊桥,几名御林军纵马驰过护城河,将圣旨交给仍跪在地上的李信手中,而后径直返回城中,吊桥也快速地升起,城门依然紧闭,城墙上的守军依然严阵以待,锋锐的箭尖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虎视眈眈”地望着护城河外的李信等人。

“大将军,回师吧!”李晃厌恶地看了眼城墙上那红袍老头,朝刚刚接过圣旨站起身来的李信说道。

李信沉着脸点了点头,将圣旨塞进怀中,又朝张之从远远拱手一礼,语气诚恳地说道,“太师大人,末将素闻黑甲叛逆常年征战边关,战功彪炳,悍勇异常,绝非一般军队可以抗衡!还望太师大人禀明圣上,剿灭一事定要慎之又慎,务必谋定而后动,集结优势兵力,一战而下,否则战事拖延,必生变乱!如若前方战事有变,圣上只需一纸诏令,末将必将千里回师,护驾勤皇!”

“大将军不必忧心,剿灭叛军一事,皇上圣明,已早有打算,绝对万无一失!皇上天威之下,兵将将勇,众志成城,天兵一至,刘秀跳梁小丑之辈必定土崩瓦解,一击而溃!大将军只需牢牢守住狼牙关,不使蛮族轻易犯边,以致京师腹背受敌即可也!”对于李信的忠心明志和委婉劝导,张之从只是轻蔑地笑了笑,朝北拱了拱手冷冷地回道。

“如此,末将便祝大师大人可以早日平定叛军,旗开得胜!末将这就率军回师边关,告辞了!”李信望着张之从那副张扬不屑地表情,无奈地叹口气,拱手施了一礼,转身便跳上马背。

“大将军一路好走,本官就不远送了!”张之从暗暗松了口气道。

李信也不说话,自马背上拱手一礼,扭转马首,打马前驰,率一千亲兵返回后方骑兵军阵之中。

须臾,悠远而低沉的起兵号角声响起,城下骑兵军团各个军阵中,令旗飘舞,备军应声随旗而动,十万狼牙骑军一队队秩序井然、队形严整地缓缓掉头,一鼓之时便重新排列成行军队列,而后各营各军依次打马前行,缓缓离开京城,之后各军迅速提升马速,迅速向关州方向挺进。

半个时辰后,十万如狼似虎的狼牙骑兵已离开京城,如海如山的枪林旗海,渐渐消失在漫天掀起的滚滚尘烟中。

李信率领亲军骑兵位于全军之后,已远离京城近十里之遥,却突然勒马止步,扭首后望,那片高大巍峨的天京城墙,在阳光下散发

,;看书”:网灵异kanshu?着一层淡淡地金光,近一些是漫天飘舞着纷飞的落叶,一叶而知秋!

天京城已迎来了金风送爽的秋天,却不知历尽沧桑的大魏皇朝是否也步进了秋风萧瑟的季节……

李信的心中允满了无穷的感慨和苍凉,自己空有满腔热血与一身本领,却始终得不到施展,千里回师勤王,却又被皇帝猜忌,严旨斥责,虽未惩戒,日后恐怕也难再得到重用,唉……只怕从今而后再也没有机会返回京师了,想到这里,他一双虎目中竟隐隐有泪花在闪动……

凝凝地望了半响之后,李信长叹一声,打马扬鞭,向远方驰去,很快,最后的一队狼牙骑兵也迅速地消失在地平线上……

一场短暂的小插曲,却使原本早应已远在百里之外的十万战意高昂的近卫军,又莫名其妙的返回京师,而后停留了足有三日之久,直到张之众派出的斥候探马分批回报,狼牙军的确已返回边关驻守之后,刘定这才将悬在嗓子眼的心脏重又放回肚中,命令大军起行驰援海原。

十万来回折腾的近卫军,这才重又继续踏上征程,朝海原快速行进,而此时已是八月十三。

海原城各个城门紧闭,吊桥高悬,城楼上的金龙旗有气无力的左右摇摆,呼拉拉地响个不停。

城墙上一队队青甲士卒,手持刀枪箭驽来回巡视,城下十里处,则是一望无际的黑甲连营,白色的帐顶如波浪般,密密麻麻,随风上下起伏,营外四周皆用粗圆巨木围栏,正对城门处,是高高飘扬着黑龙旗帜的前营辕门和两座箭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