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县长来访(2 / 2)

加入书签

“见过县长!”

“诸位英雄多礼了。”王县长见此二人,内心更加高兴,这两人更加雄壮,足比其高出一头,确实出类拔萃。

随后,王县长亲自给每位被解救者发放户籍,总共花了一个时辰才把255份户籍材料发放完毕。通过观察,大部分被解救者皆为匈奴发型,不似作假,确实是被匈奴人俘虏的汉人。

当时的传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如果没有生死之忧,任何人不会做出剪发举动。

“我想与高英雄单独面谈,不知是否方便?”王轩忙完之后问高顺。

“单凭县长吩咐。”高顺很好奇县长来的目的。

在高顺家简陋的屋里,王轩坐在床沿上,高顺恭敬的站在一侧。

“高英雄真让我佩服,家徒四壁仍为朝廷分忧,西击匈奴,解救汉人,以己之力建立护村队,保我大汉边境安宁,高风亮节,我辈楷模。”王轩忍不住赞叹道,他没想到高顺家竟然这么穷,有了资财不用于改善生活,而是组建护村队。

“王县长谬赞了,我辈之人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哈哈,说的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采斐然,品德高尚,武艺高强,足智多谋,大才啊!我必将向太守以及朝廷推荐汝。”王轩实在太高兴了,单凭武艺高强的话还不会引起士族的重视,草莽之人多的是,如果品德高尚、文采飞扬且智勇双全的武人就不可多得了,王轩决定一定要把他拉进本家族的利益圈内。

“谢县长夸赞,我等草民,并无大志,只愿立足乡里,保一方平安!”高顺可不想入朝为官,那种尔虞我诈的环境不适合他。

王县长更加高兴,小小年纪并没有被暂时的胜利冲昏头脑,更没有因他的夸赞而飘飘然,能坚守本性,更是难得;而且他也知道,没有强大的家族后援,良家子很难在朝廷立足,能力只是一方面,关系和财力更加重要。于是说道:“我不会推荐你入朝,我也是并州人,推荐你在本州为官,保我并州边境安宁;回头我就写信给朝中的族叔,把你的功劳禀报皇帝陛下!”

“谢县长好意,只是我家贫穷,您也看到了,确实无钱为官。”高顺毫不犹豫的拒绝了,按照这个时代的传统,受谁推荐,则会打上谁的标签,成为一系,高顺可不想找一个级别这么低的人做靠山。

“高英雄多虑了,区区小钱我王家还能出的起。”

“县长莫非出自太原王家?”能自称王家的大族,非太原王家莫属。

“高英雄知道我家?”

“王子师王御史在并州家喻户晓,其便出自太原王家,我岂能不知?”

“哈哈,王御史便是我的族叔,由我族叔禀报陛下,必能引起陛下的重视。”

高顺不想过于明显的拒绝,只好转移话题,想看看王轩的态度,所以说道:“王县长,这二百多新落户籍之人,对我们来说是个沉重的负担,希望县衙给予援助。”

“哈哈,高英雄尽管放心,此乃小事,目前县衙没有这么多钱粮,就由我王家出300贯,随后送来。”王轩把此当成交好高顺的措施之一。

“谢王县长,这只能解一时之忧,而非长久之策。”

“那我决定,太平村周围以及以西的荒地和无主土地,你们随便开垦种植,且免5年赋税,以后解救出的汉人,只要在太平村落户籍,皆照此办理,如何?”

高顺忙对王轩行礼致谢。这对别人来说是个鸡肋,对他来说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把太平村以西的几千平方公里的土地合法的纳入名下;且王子师性格耿直,声名远扬,以其作为后盾也不失为一步好棋,高顺算是接受了王轩的好意。

“高英雄不必多礼,我回城之后立即给族叔写信,你只管在此等候消息便可;目前你要努力练好护村队,这可是你的起家的本钱。”王轩指点道。

“是,王县长!”对高顺来说,目前靠上王子师还属于一厢情愿的事情,还不知道其是何态度,只能静静等候结果。

王轩对高顺的表现非常满意,只要他接受了王家的推荐,便是王家势力的一员,对他个人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外援;如果高顺将来成就斐然,他个人在家族中就越受重视,特别是其识人于草莽,便能成就其美名。<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