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联盟解散(2 / 2)

加入书签

由兖州刺史刘岱接替韩馥管理虎牢关前的几路大军。

由于此前桥瑁与刘岱有隙,刘岱便借口杀死东郡太守桥瑁,兼并其军队,并私自任命臧洪为东郡太守。

鲍信自持实力过小,迫于压力,只能选择支持刘岱。

刘岱身为皇室宗亲,且兼并桥瑁的军队,获得鲍信的支持,实力已不弱于袁绍,袁绍又不想再互相惨杀,便默认了刘岱的任命;且臧洪在士人中有很高的威信,他本人就是抢夺了臧洪的盟主之位,此举等于还上了臧洪的人情。

盟军内部的混乱,更是令其他诸侯担心,皆认为盟军不能成大事,便借口维护辖区安全为由,纷纷率兵返回辖区。

公孙瓒和刘备接受徐州刺史陶谦的邀请,趁机提出前往徐州驻扎。

对于公孙瓒的到来,陶谦非常高兴,不过他也知道公孙瓒等人皆为虎狼之人,稍有不慎便会自食恶果,便让其驻扎小沛,帮助他抵御来自兖州和豫州的军事威胁,一切钱粮薪俸由徐州承担。

为了防备公孙瓒,陶谦还着重加强彭城的兵力。

公孙瓒和刘备目前没有去处,为了钱粮,只能选择忍辱负重。

此时,盟军中只剩下兖州诸军以及广陵郡太守张超和汝南郡太守袁绍。

不过接下来的消息却令他们更加意外。

扬州刺史孔在返回的途中病死;袁术接管其军队,顺利进入寿春城,接管九江郡,并上表朝廷,自令扬州牧。

丹阳郡太守袁胤占领舒县,袁术派人接管庐江郡。

长沙郡太守与丹阳郡太守联手占领豫章郡。

由于有当地士族和袁家门生故吏的支持,一切都极为顺利。

袁绍得知袁术发展如此迅速,心中大急,忙于军师逢纪相商。

逢纪建议尽快返回汝南郡,并择机抢占豫州,否则,恐生变故。

袁绍深以为然,便令山阳郡太守袁遗返回辖区;他本人则带领军队返回汝南郡,不过此时的汝南郡已被劫掠的千疮百孔,不成样子,袁绍大恨。

当时兖州刺史刘岱驻山阳郡昌邑城,与山阳郡太守袁遗同城驻扎,此举为袁绍顺利占领兖州埋下了伏笔。

扬州刺史孔病死,众人皆认为是被袁术害死的,这是袁家在过河拆桥,已不是第一次了。

袁术发展如此迅猛,广陵郡太守张超怕地盘被袁术所夺,便带兵急匆匆的返回广陵郡。

连盟主都撤离了,盟军自然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兖州刺史刘岱、东郡太守臧洪和济北国国相鲍信也返回驻地。

只有曹操无处可去,还是呆在陈留。

盟军四散,最高兴的莫过于董卓,一个小小的釜底抽薪之计,便让强大的盟军溃散。

最失望的当属高顺,本想让董卓与盟军消耗实力,没想到双方皆想保存实力,战争还没打起来,盟军便已解散;留下了数量众多拥兵自重的诸侯,增加了他统一中原的难度。<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