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高顺的迷茫(2 / 2)

加入书签

此后,将面临让高顺更加迷茫的问题。

他首先在考虑,如何才能长治久安的统治下去;其次是如何一劳永逸的解除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农耕民族的入侵。

上一世的记忆中,任何王朝都不会持续太长时间,顶多几百年,原因是土地产出有限和人口能无限增长之间的矛盾,这是一个无人能解的死循环。

社会稳定了,人口必然增加,而耕地增加有限,即便不被大户所集中,人均土地也会逐年下降,当土地产出不能满足人们生活所需的时候,社会矛盾爆发,战乱四起,大量人口消耗于战争之中,改朝换代便不可避免。

新朝代稳定下来,人口少,耕地多,社会矛盾小,逐渐繁荣,人口开始增加,直至达到土地承受力的极限,社会矛盾再次爆发。

如此往复循环。

除非不断向外扩张地盘,不断增加耕地,可是汉人的恋土、恋家观念,注定难以实现;再说了,汉族也不是战斗民族,一直以天地的中央自居,没有扩张地盘的冲动。

若是提高生产力,提高亩产,增加粮食产出,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说更加艰难,即便能达到,也只能缓和一时的矛盾,而不会永久的避免这个矛盾。

至于后一个问题,更是无解。

那怕把草原上的异族全部消灭干净了,也会有从其它地方迁移来新的游牧民族,经过长时间的繁衍发展,最终还是会繁荣强大起来。

由于草原产出有限,受生活所迫,他们只能南下掠夺农耕民族。

这也是一个无法解决的死循环。

历史上,北方草原一直非常热闹,先有匈奴,后有鲜卑,再有柔然、突厥、契丹、女真、蒙古等游牧民族不断崛起,此起彼伏,连绵不绝,永不能禁也。

难道人类只能在不断杀戮中前行?

现在他能做的就是统一中原,避免五胡乱华,可是他之后的上千年该如何是好呢?社会不能长久的稳定下来,游牧民族的入侵又不能永久的禁止,那他现在的努力还有什么意义呢?只能避免一时!

至于天子守国门,那也是中原王朝强盛的时候可以,等的内部矛盾爆发,仅靠天子之力是守不住国门的。

至于文化传播,若是草原游牧民族连饭都吃不上,谁还会饿着肚子去学习哪些文字呢?估计连汉人吃不饱饭的时候也没有心思学习。

至于接纳他们进入中原,那更是无稽之谈,连汉人都有吃不饱的时候,哪有粮食救济异族?

同化,只能解决一时的矛盾,却不能永久的解除,因为同化了一批,草原上还会冒出另一批游牧民族。

发展出战争利器,作用也是有限的,自古起,汉人中的汉奸就没有断绝过,不用多久,便会有汉奸为了私利将之教授给草原游牧民族,用之来打击农耕民族,后果更严重。

至于修筑坚固的长城,从来没能阻挡草原游牧民族南下的铁骑;修筑高大的城池也无效,不存在不能被攻克的坚城。

至于分封王国,守卫边疆,那更是动乱的先兆,也不可行!汉人擅长勾心斗角,擅长内斗的毛病,何时才能避免?

还有一个让他烦心的事情,没有儿子的时候盼儿子,儿子多了,将来如何安排呢?全部封王会危及中央的权威,削弱中央的收入,将导致政权不稳;若是不封王,手心手背都是肉,厚此薄彼的话,他还能算是一位好父亲吗?

若是定下嫡长子继位制度,水平太差也必须继位,将会导致一代不如一代;若是没有严格的继位制度,又会导致夺嫡之争,骨肉相残,甚至大臣会各拥一派,相互争斗,又是内乱的根源。

再有,李强和马贵等人,在统一中原后如何安排呢?程立、田丰、关羽、张飞等文臣武将在统一中原后又如何安排呢?

唉,了解的越多,烦恼就越多,人也越迷茫。<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