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马踏西域(上)(2 / 2)

加入书签

有了两次运来的粮食,加上楼兰城内的缴获,便能保证七千大军一年的口粮;之所以急急的将楼兰人内迁,也是为了节约粮食。

在楼兰的汉人不在内迁之列,经过统计,大约有三百户,一千五百多人;韩遂将之设为楼兰县,辖三个乡,每乡百户,自行选出乡长,继续在孔雀河畔进行屯田。

成公英立功心切,向韩遂申请出战泥城。

以楼兰城为基地,进军泥城就简单多了,可沿河前进,只需携带粮食便可,于是韩遂批准了他的申请。

一人三马,仅用三天时间,成公英便赶到了泥城东一百六十里处的伊循城,这里居住的是军屯的汉人,当初的40户,已发展成三百多人的小村。

汉军的到来,村人激动的热泪盈眶,朝廷遗忘他们太久了。

成公英也非常激动,村人不仅提供了泥城详细的情报,而且他们还主动提出,愿意作为向导。

当地官兵的战斗力极其低下,成公英仅用半月时间,便连下泥城、且末、小宛等城,统一南线东部地区。

韩遂非常高兴,根据他对高顺的了解,其此前便要求羌人部落进献美女,这次他出征在外,便私自要求每城选出美女百名,送往邺城。

随后派出使者,出使西部的莎车、拘弥、于真等国,打通南线,恢复贸易。

汉朝大军前来,西部诸国不敢怠慢,立即派出使者出使大汉,不过他们皆前往邺城,而不是朝廷所在的长沙郡。

北线的班智前半段的行程比较顺利,后半段却遇到了强烈的抵抗。

此时车师国分为车师前部和车师后部,车师前部一直受汉人控制,实力已衰弱,而车师后部,在吸纳大量的羌人、匈奴人和鲜卑人后实力强大不少,西连乌孙,西北连匈奴,东北连鲜卑。

先是进驻宜禾都尉城,当时称呼为伊吾卢城,这里有几百汉人屯田,省去了大量的后勤辎重,且沿途也没有白龙堆那么危险;班智将此地设为伊吾卢县,屯民改为百姓,留下曹仁驻守,保护大军后路和辎重周转;此地以北不远便是鲜卑地界,不得不防。

随后大军继续西行至戊己校尉城,时城高昌城,此地依然有校尉驻守,班智取代现有校尉,现有校尉改为高昌县长,屯垦的近千汉人改为普通百姓,愿意从军的经选拔合格者继续从军。

县长为班智提供了车师国和交河城详细的情报,班智与众人协商,制定了详细的进攻计划,并县长的配合下为进攻交河城做了充分的准备。

交河城是前车师国的都城,建在雅尔乃孜沟中间的土崖上,沟水在土崖北端分流,在南端合流,故汉代称此地为交河城,河水为天然的护城河。

城东西最宽处约300米,在城的东侧和南端各保留一处伸延到崖下的路口,为城门,门外是循崖上下的坡道。

城内建筑群外侧没有城墙围绕,只在较低的西南崖边有一段断续的土墙。建筑群中央有一条南北长约350米、宽约10米的大街;大街北端是城里最高大的寺院,大街南端和东侧各有巷口通往城外;为了便于防御,大街两侧是高而厚的土墙,没有向街的门户;由大街分支出的纵横小巷将建筑群分割为若干区,只在小巷两侧才有院落的门户;中央大街以西以北是寺院集中的区域,中央大街以东的区域是居民区。

10月,班智率军出发,开始进攻前车师国的交河城。<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