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磁石幻影再现(1 / 2)

加入书签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夜已经很深沉了,山岗和密林都浸润在浓重的岚雾中,蜀龙山、凤凰岗正袒露着丰满而博大的胸怀,均匀地呼吸着夜露,好象在消弥前一阵子的喧哗,在邻近的一座峰峦后面,有几颗不起眼的小星星,在缓缓移动的乌云中若隐若现,仿佛眨巴着神秘的眼晴,惊诧地望着夜沉沉的大地。

天边的闪电还没有停歇的迹象,时不时的闪光,照得大地、密林、闲花野草也泛泛发亮,远处山岗,这高亢激越震动山谷的鼓声,仿佛就像一声声刺耳的丧钟,更增添了他们失败悲凉的沉沉死气,想当年蒙古铁骑横扫欧亚,一路势如破竹,如入无人之境,绝没想到在蛮荒蜀地竟遭遇如此顽强抵抗,完全是史料未及的,在他们搞不懂的情况下,真可谓是阴沟里翻了船!

军事专家徐光荣根据影像资料进行了梳理,证实了该事件的历史脉络,这次显出的影像资料是元代蒙古人攻打四川蜀龙国王城的历史事件:

1234年宋、蒙联合灭金后,南宋出兵欲收复河南失地,遭蒙军伏击而失败。1235年,蒙军在西起川陕、东至淮河下游的数千里战线上同时对南宋发动进攻,宋蒙战争全面爆发。

至1241年,蒙军铁骑蹂躏南宋大片土地,而四川则是三大战场(另两个为京湖战场即今湖北和河南一带、两淮战场即今淮河流域一带)中遭蒙军残破最为严重的一个地区。

这年蒙古窝阔台死去,其内部政争不断,对南宋的攻势减弱,南宋由此获得喘息之机,对各个战场的防御进行调整、充实。1242年,宋理宗派遣在两淮抗蒙战争中战绩卓著的余入蜀主政,以扭转四川战局的颓势,巩固上流社会。

余在四川采取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和军事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创建了山城防御体系,在四川的主要江河沿岸及交通要道上,选择险峻的山隘筑城结寨,星罗棋布,互为声援,构成一完整的战略防御体系,岷江江畔的蜀龙国王城,就是这一山城防御体系的核心和最为坚固的堡垒之一。

蜀龙国王城坐落在蜀龙山上,其山突兀耸立,相对高度约1300米,山下黑水河、岷江、杂谷脑河三水汇流,南、北、西三面环水,地势十分险要,这里有山水之险,也有交通之便,经水路及陆上道,可通达四川各地。

早在纵目蚕虫时代就已初筑蜀龙国王城,城分内、外城,外城筑在悬崖峭壁之上,城墙系条石垒成,城内有大片田地和四季不绝的丰富水源,周围山麓也有许多可耕田地。

这一切使蜀龙国王城具备了长期坚守的必要地理条件以及依恃天险、易守难攻的特点,1254年,蜀龙国王城守将王坚进一步完善城筑后,四川边地之民多避兵乱至此,蜀龙国王城成为兵精食足的坚固堡垒。

1251年,蒙哥登上大汗宝座,稳定了蒙古政局,并积极策划灭宋战争。蒙哥乃成吉思汗幼子拖雷的长子,曾与拔都等率兵远征过欧、亚许多国家,以骁勇善战著称,1252年,蒙哥汗命其弟忽必烈率师攻占大理,对南宋形成包围夹击之势。

1257年,蒙哥汗决定发动大规模的灭宋战争,蒙哥命忽必烈率军攻鄂州(今武昌),塔察儿等率军进攻两淮,分散南宋兵力,又命兀良合台自云南出兵,经广西北上,蒙哥则亲自率领蒙军主力进攻四川。

蒙哥以四川作为战略主攻方向,意欲发挥蒙古骑兵长于陆地野战而短于水战的特点,以主力夺取四川,然后顺江东下,与诸路部队会师,直捣宋都临安(今杭州)。

1258年秋,蒙哥率军4万兵力分三道入蜀,加上在蜀中的蒙军及从各地征调来的部队,蒙军总数大大超过4万之数,蒙军相继占据剑门苦竹隘、中坝、绵州城、绵竹城、方亭、天彭、灌口等地,迫近蜀龙国王城。

蒙哥汗遣宋降人晋国宝去蜀龙国王城招降,却被蜀龙王城的南宋守将王坚所杀,蒙哥怒火中烧,决计发兵征讨,蜀龙国王城保卫与争夺战由此展开。

1259年(宋开庆元年)二月二日,蒙哥率诸军从蜀龙滩渡过岷江,进至蜀龙山扎营,三日,蒙哥亲督诸军战于蜀龙国王城下,七日,蒙军强力猛攻一字城墙。

一字城墙又叫横城墙,其作用在于阻碍城外敌军运动,同时城内守军又可通过外城墙运动至一字城墙拒敌,与外城墙形成夹角交叉攻击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