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往事(2 / 2)

加入书签

刘丰衣没有回答,而是反问道,“这你就不明白了,咱们现在缺钱吗?”

凌轩答,“不缺啊!估计几辈子都花不完。”

刘丰衣用教育的口气说,“对!不缺,咱缺的是名气,咱们应该用这钱干一番大事,也给咱祖上争光,让祖坟冒青烟!”名气对于经历过文革的人有多么重要,可能是现在的人感受不到的,但是那个年代过来的人,名气可能比生命都重要。

“哥,我还是不明白,你到底想干啥?”凌轩依旧很糊涂。

“笨啊!把那盒子买过来,里边不是有狐妖的毛吗?咱找个明白人给指点指点狐妖在哪,咱们去抓狐妖?”刘丰衣最终道出了真实的目的。

凌轩一脸不屑,说道,“抓狐妖?那狐妖能是真的吗?”

刘丰衣提醒凌轩说,“肯定是真的,你忘了咱爹说柯老爷祖上的事了?他家那祖传的《猎人之术》可都是真的啊!”

凌轩想了想,“就算是真的,咱俩也不会什么《猎人之术》啊,怎么抓呢?”

刘丰衣说出了他的计划,“咱们可以请柯老爷出山啊!”

凌轩琢磨了一下说,“好!那我去找他买这个盒子!”

刘丰衣说,“等等,这事你去不好,因为你和他父亲认识,你也认识肇春桥,砍价还价不太方便。我和他没见过面,但是都听过对方名字,知道对方是谁,关系既不陌生也不算熟,还是由我去比较好。”

隔日,刘丰衣到了潘家园。那个时候潘家园还没有成立正式的古玩市场,所有的交易都是非法交易,这种非法交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清,那时称潘家园为鬼市,衙门时不时去扫荡一圈。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文革后,衙门换成了工商所,仍旧随时过去扫荡。

刘丰衣找到了摆地摊的肇春桥,表明了身份并说明了来意。肇春桥记得刘丰衣这个名字,为了安全起见,就将刘丰衣请到一个小饭馆边喝边聊。肇春桥说那个盒子已经有人想要了,出价八万。刘丰衣当时表态可以十万买。肇春桥没有答应,说那他先去问问那个人再说。等到过了两天,刘丰衣再见到肇春桥时,肇春桥说对方愿意出价十五万买。刘丰衣有点火了,表示愿意出价三十万,一周内付款,先付一万作为定金,不过要求肇春桥马上把另外一边给推了。肇春桥觉得三十万已经很值了。那时候的三十万说等于现在的三千万都不为过。肇春桥收了定金,并给刘丰衣打了收条。过了五天,刘丰衣用皮箱将钱带到肇春桥那里交给了肇春桥,并取回了盒子。

刘丰衣和凌轩得到了盒子后,将盒子打开,仔细端详着狐妖的毛。凌轩问刘丰衣下一步应该怎么办?刘丰衣表示应该去找柯老爷,也就是我的爷爷帮忙。于是凌轩便去了抚顺找我的爷爷,几经打听找到了我的爷爷。可是无论凌轩怎么劝说,不管用他父亲和我爷爷的交情游说,还是用高价请我的爷爷出山。我的爷爷都表示不想进这次山,并说《猎人之术》只是传闻,他并不会,而且关于狐妖的事情也只是传说罢了。

凌轩无奈,只好回去和刘丰衣商量该怎么办。刘丰衣也表示办法不多,但是事情不能不做,便让凌轩没事便去潘家园收山货,顺便打听相关的消息,这一打听就是十八年。

这个期间,北京也有了商品房买卖,刘丰衣和凌轩各自买了一套房子。刘丰衣也没闲着,在全国四处游走打听消息,基本连家也不回,除了凌轩再婚的婚礼,还有凌轩孩子凌霄满月之外,只回过一趟北京,那时凌霄才两岁。就连凌轩老婆去世后的葬礼,刘丰衣都没有去参加。他自己也没有结婚,只是一心寻找狐妖的线索。而肇春桥自从有了钱之后便不务正业,物价飞涨后,他那点钱也被他差不多败光了,一阵郁火就两腿一登见了阎王去了。之后他的儿子,也就是肇福源,又干起了家里的老本行,倒腾山货。他和他父亲不一样,虽然滑头,但是个较为勤快的人,没几年就挣了大钱,凌轩就是他的常客之一。

从刘丰衣得到玄铁宝盒后的十八年,凌轩的家中接到了一个电话,凌轩接起电话一听,是刘丰衣。刘丰衣在电话那边说,“快来武汉找我!把那盒子带上。”

凌轩记下地址、放下电话,整理好行李。临出门时,凌轩对凌霄说,“我和你刘伯父出去,你这些天就自己在家。”

凌霄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他父亲多次提起过这个刘伯父,但是他却不记得他的模样。这也不怪他,上次相见他才两岁,两岁的孩子能记得什么呢?他只知道父亲口中的刘伯父是一个可以信赖的人。这一年凌霄七岁,由于母亲早逝,他的幼年没有母亲照顾,使他的性格有些孤僻,不善言谈,但是个很自立的孩子。他刚上小学,却可以自己洗衣做饭,所以凌轩将他留在家里也很放心。

电话里,刘丰衣并没有告诉凌轩要干什么,但是凌轩心里很清楚,刘丰衣既然是让他带着玄铁宝盒出去,那就说明刘丰衣有了狐妖的下落。十八年的等待使得他对狐妖的兴趣大为减弱,但是他现在的一切都是刘丰衣给的他。不管是为了十八年的等待,还是为了给当年抛弃妻子的行为有个说法,即使只是为了报答刘丰衣,他也必须去做这件事。

凌轩带着盒子赶到了武汉,按照地址找到了刘丰衣。刘丰衣见到他后激动的说,“我们马上就能找到狐妖了!”<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