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君子报仇,千年不晚(1 / 2)

加入书签

 一句得位不正,让赵匡胤差点破防。

得位不正一直是他扎在心头的刺,不论是何人都触碰不得。

也是他今生都不愿意提及的话题。

但是今天仙子当着天下人的面提及了这个词,不只在全天下人面前,还有前边的那许多的朝代,还有后世的子孙们……

这让赵匡胤满心焦燥难安,大有一种当着所有人的面被扒光了衣服裸奔的感觉。

“得位不正?”

始皇都开始琢磨这个词。

刘彻也在想呢,这宋太祖是怎么上位的呢?以至于让他这样打压武将?

李世民就在想,难道还有比他发动玄武门之变更加叫人诟病的操作吗?

王宝钏位面,王允立刻精神百倍。

得位不正?只怕是造反了吧。

王允一直想造反的呢,现在一听有一位造反上位,而且听起来应该还算是成功,且国祚时间不短的皇帝,他得好好听一听,得总结经验教训,要做到一击成功。

明朝

朱元璋哈哈大笑:“仙子果然公正,老赵家的江山可不就是得位不正么,哪里比得上我老朱家,得国之正,莫过于明啊。”

本来仙子把明朝和宋朝放在一起比较已经让朱元璋郁闷了挺长时间,而且前边还讲了他那位不肖子孙叫门天子,简直是让朱元璋丢尽了脸面。

现在仙子要点评宋朝,他可不得好好的听一听,而且也得好好宣扬一下。

朱元璋虽然没有学过新闻传播学啥的,但是他明白一个朴素的道理,想要把一件坏事压下去,让人不怎么提及,那就得制造一件更坏的事情传播出去。

如今,仙子讲那大宋朝皇帝们的骚操作了,可不就如了他的愿了。

有大宋一比较,叫门天子都不算啥了。

起码他那个不肖子孙到了草原上也没受多大委屈,还被瓦剌人好酒好肉的招待,后头还给送回来了。

那大宋朝的雪乡二圣被抓走过的是什么日子,在人家金国人的宗庙中行牵羊礼,还厚着脸皮活了那么久。

而且大宋还丢了半壁江山呢。

有大宋朝的皇帝这些同行一衬托,朱元璋顿觉叫门天子朱祁镇好似也面目清秀起来。

直播开始的时候无忧脸上还有点笑意,但说起宋朝时,她脸上一点笑容都没了。

“宋太祖赵匡胤字元郎,后唐明宗天成年间生于洛阳,可谓是生于战乱年间,后汉时隐帝时投奔郭威,郭威废汉建周,赵匡胤始入宦途,征战多年,多有功绩。

等到显德六年,周世宗柴荣驾崩,留下孤儿寡母,次年,赵匡胤于陈桥驿发生哗变,次日清晨被拥立称帝,面南登基,建立了大宋朝。

因为赵匡胤本身就是武将,趁着幼帝无力之时拥兵自重,登基称帝的,所以他就很忌讳这一点,登基之后,肯定对于武将诸多防范,重文轻武,就是从他开始的。”

无忧一口气讲了很多,讲到这里,她看着摄像头,表情凝重,一字一句道:“赵匡胤为防范手底下的将领作乱,仿照他再来一遍黄袍加身,就努力打压武将,他没有想到,正是因为他的打压,使得有宋一朝在对外都处于弱势,最终宋朝没有败于武将之手,却亡于异族,也正是因为他,再一次让华夏衣冠沦丧,中华大地再一次被外族统治。”

赵匡胤脸臊的通红。

无忧的话无疑将他努力遮掩不愿意提及的那层皮给扒开,让多少人看到了他的内心隐处那些不好的念头。

当无忧讲到大宋亡于异族时,赵匡胤顾不得难堪,猛的坐正了身体,紧盯着天幕:“还请仙子告之详情。”

这个时候,他满心的不敢置信。

他是重文轻武,但是可没有杀功臣,也没有太过打压武将啊,怎么就弄到被异族统治的地步?

他之后的帝王到底都做了什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