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哎!说多了都是泪……(2 / 2)

加入书签

哎!说多了都是泪……

赵子虎此时可不知道驺摇内心所想,如若晓得,他肯定会嘲笑自己,干嘛要折腾这么多。

要知道驺摇这么软,他就直接摊牌,表明大秦正在逐步改变,且越变越好了……

但赵子虎如今只能回答:“这精盐的产量嘛?不好说。但大王若是真有需求,某可以保证,每三个月可以售予你一万八千斤!”

盐台那边,现在每日平均产量是四千斤。

只不过,这是初期阶段,以后绝对会更高……

而且,收服百越后,沿海地区都可是搞一搞。

“嘶!每仨月一万八千斤精盐。此话可当真?”驺摇倒抽一口凉气。

由不得他不震惊啊!

自己这东瓯比不得闽越地广人多,满打满算就四万余人,且真正能吃到粗盐的,不超过六成……

这六成更非每日都可以随意吃盐的,大多是煮个鱼,然后拿有点咸味的烂糊鱼汤来拌饭,就算对付一顿过去。

别说一万八千斤精盐,即便是每月只三千斤精盐,对驺摇来说,也尤为重要,他忙是问起这盐价。

见这潮虎东主坦然比着手势,说出精盐价格,驺摇更错愕,居然只是大秦盐价一点五倍。

他喜极了,几欲要起身拉上人,马上去进盐,这一万八千斤的资金,自己现在就能拿出手。

赵子虎却手虚按,叫驺摇莫要着急,更示意地指了指台下那第二个大箱子,好戏还在后头呢。

行!咱等得起……

驺摇的举动只能变成假装挪动了下屁股,心里的好奇心更像猫爪子在抓挠,第二个箱子究竟是何物。

莫非还能有比精盐更吸引人的?

史禄感受到驺摇又瞄向自己,发出询问,他拈了拈小胡子,点头微笑。

贤兄!汝就等着吧……

到得晚间,一切都会变得让人感觉在发梦似的!

众人就这样各怀心思,吃吃喝喝,乏了自有歌舞助兴,还有爬刀山、跨火海的惊险竞赛。

欢乐的时光如流水,眨眼就到了傍晚,山林里的天色暗得较为急迫,山民们正欲照例点燃火把,再于广场中央堆起篝火。

赵子虎却突然站起来,高举手道:“等等!大王。这正是我展示第二箱货物的好时候……”

驺摇心头猛地一跳,暗想“终于来了”,顺势便紧紧盯住台下那个大箱子。

箱子立刻被人打开来,里面码放着的是一卷卷厚布帛包裹着的物事,约摸有成人一掌那么长。

驺摇没有多问,而是生怕错过什么细节般,静静地看着那人抓起其中一卷,摊开那厚布帛。

深棕带粉的柱形玩意儿立时暴露出来,顶部还有一截灯芯似的棉绳,这叫他看着大为不解。

那人随后掏出火折子,吹了吹,点在棉绳上,一团火苗便升腾起来,接着在暗淡的天色下,晕染出巴掌大的区域。

“咦?”

驺摇和大多数山民刚发出意外的声音,山风却丝毫不给面子,倏地一掠而过。

烛火就熄了,驺摇眨眼,感到失望的哂然一笑,转眼看向业已快被阴影笼罩的潮虎东主:“尊客!此乃一玩笑把戏乎?”

“大王莫急!”赵子虎早料到会有如此情形,神色淡定,反朝史禄点了点头。

史禄就对驺摇表示道:“贤兄!咱这里每家每户,夜间不是都得挂上一个装着油灯的灯笼吗?叫人取一个予那位兄弟。”

“哦?”

驺摇将信将疑,唤了阿莱一声,交代对方拿来灯笼。

“予汝了!可别再出丑啦。”

阿莱不客气地将灯笼一塞,嘴里却吐出略带关心的话语。

抓着蜡烛的船手只觉好笑,接过灯笼,善意地咧咧嘴,便背过身去,照公子子虎先前交代的操作起来。

顷刻后,船手再次转头,手里已变成提了一个烛火明晃晃的灯笼,那烛火虽在山风吹抚下,略有些颤动,倒是没有熄灭的危险。

烛火的光,直接照在阿莱蜡黄的脸上,使得他面色更显惨白。他难以置信地张大了嘴巴:“汝、汝这是哪弄来的油灯?咋这么亮堂?”

“我刚才手里可没有油灯,我这是点了蜡烛!”船手还是在笑,眉头扬了扬,得意至极。

台上,驺摇见此,表情也垮了,颤抖的手指了指:“那是什么?彼辈说那是什么来着?”

“蜡烛!!”

赵子虎回答道。

“蜡、蜡烛?”

驺摇喃喃声,这次看向的是老兄弟禄。

史禄肯定地微微一笑。

“拿、拿上来!阿莱。”

过了一会,驺摇要阿莱高高提起灯笼,自己则如获至宝的轻轻捧着,摸了又摸,他已经意识到这蜡烛的好了。

诚然。

这蜡烛在野外极不稳定,被风一吹就灭了,罩在灯笼里也不见得有多强……

可这种灯笼要用在屋舍里,那就别提有多棒了!

择个恰好的位置,往屋顶一挂,光就能铺得很开,满室透亮……

更关键的是,百越之地,根本没有多少豆油可用。

菽这种东西,是中原盛产的。

以致于整个百越的夜晚,别说户外了,就是屋舍中也常年黑灯瞎火。

说到火把,那其实是用破布、破树叶和带有点油脂的树皮弄出来的。

所以,可想而知,对于早年习惯生活在楚国的驺摇、无诸等部族首领来说……

蜡烛这玩意儿,到底有多致命。

(本章完)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