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1 御驾亲征(修正版)(2 / 2)

加入书签

等左良玉狼狈万分的逃回了中军阵地后,心下十分恼怒,于是拔出腰刀,悍然下令攻城……

应天府南京。

经过一番紧急调兵遣将后,亲征大军所需的粮草,兵器,铠甲等等都已准备齐全。

出征前特意在南京大校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只见朱由桦身穿戎装,骑着战马,在御营亲军的护卫下检阅大军,禁军们见到天子亲自督战,顿时士气大振,“万岁”之声连绵不绝,此起彼伏。

“朝气足而暮气少,士气可用,士气可用啊!”马士英站在皇帝身后,频频抚须,心中的担忧顿时少了几分。

大明崇祯十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九江之战爆发之时,朱由桦亦在南京誓师,御驾亲征。

这次出征,皇帝带了拱圣营、忠武镇甲营和长江水师,共计两万嫡系亲军,上千艘舰船,数百门火炮,另有靖南侯黄得功部两万步骑在安庆侯旨听勘,剩下的两万御营陆师和京营兵马一个未带,作为稳定南都的力量,随时弹压可能出现的骚乱。

阅兵仪式结束后,两万大军如猛虎下山,在震耳的鼓声中开到了采石矶码头。

万里晴空,耀眼的阳光照射在长江上,反射着炫目的光芒,朱由桦顶盔贯甲,一身戎装,在张堂功,韩诚等大将的陪护下,站在御船的甲板上,与云集在码头上的百官挥手道别。

随着一声令下,停泊在采石矶码头的大大小小上千艘船只收起缆绳铁锚,张开风帆,在大风吹送下缓缓离开了泊地。

朱由桦乘坐的御船是一条朱红彩漆装饰的八百料舰船,长约十七八丈,尾楼有三重,船首方井上方绘了一面虎头,将台上安了一门八磅红夷大炮,船舷两侧各有四门红夷大炮,船行迅速平稳,不惧风浪。起航后,朱由桦兴致不减,振衣登上了船楼,眺望身后的船队和船上的两万甲胄齐全的大军。

阵阵东风吹得桅杆上高悬的‘明’字方样牙旗猎猎作响,船帆满张,上千艘大小江船,有序的排成几排,遮江蔽日,场面蔚为大观。

在采石矶送别皇帝后,不少留守官员卸去了伪装的笑脸,心中五味杂陈,今上到底还是年轻,真是太冲动了!

一个是初出茅庐,毫无战场经验的年轻天子,一个是与李闯,鞑子打了数十年硬仗的沙场宿将。

怎么看都是皇帝的输面大!

两万新军,守城尚且还不一定守得住,还想出城野战,这不是自寻死路么。

对于亲征大军能否打败左良玉的叛军,此刻的南京留守官员们几乎不抱多少希望。

这一去恐怕不久后就要改朝换代了。

眼看着土木堡之变就要再现。

当真是有人欢喜有人忧。<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