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 处置降卒(2 / 2)

加入书签

朱由桦嗯了一声:“那些降军俘虏,朝廷若能用之则最好不过,不能用,也不能让他们逃到东虏那,为敌所用。

这些左部余孽,屡作强盗勾当,军纪甚差,好在现在都成了俘虏,生死已操之于朝廷之手,严加管束,也未必不能。

说到根本还是粮饷,若是粮饷充足,管束起来就方便多了。所以这些降卒的粮饷,以后户部一定会给足,当然,标准肯定是要降中枢的御营亲军一等的!

其实这些朕事先已大致思虑好了,但是,有几个关节朕一时之间有些拿捏不准,故而没有妄下决断。两位爱卿来了,正好讨教!”

“陛下缪赞!臣等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其一,朕打算将那些营头拆开来,打散了与两位爱卿的督标营新军混编,特别是原来左逆的嫡支,一定要肢解的彻底,不能让军将抱团。

左逆嫡支里有不少精锐老卒,战力十分可观,两位爱卿的督标营正可借此大大扩充一番,每人可建两个营头,各计六千兵马。这样就能把那九千多左部嫡支消化掉了。

剩余的一万八千陕西籍偏支,则拆成六个营头,每营三千人马,分别由降将徐惠登、张勇、马士秀、马进忠、金声恒、王得仁等陕西籍大将统领,全部按照御营编制重编,各营督军、镇抚官皆由御营派出文武将校充任,各营主将全体降级为游击,许戴罪立功。”

堵胤锡和朱大典两人闻言,抚着须,频频颔首,显然十分认同皇帝的这个安排。

“另一个呢,是他们的家眷。”朱由桦掰着指头算:“降卒虽然不足三万,但是其家眷却有六七万人,这六七万家眷朕觉得有必要将他们安置好。

说句诛心之言,这些降卒降将毕竟是左部余孽,有过叛逆的劣迹,有朝一日同殿为臣,彼此肯定都会有些猜疑和隔阂,对他们,东虏肯定会重视,他们的战力虽然远远比不上满蒙八旗,却是也不可忽视,如果关键之时,再次倒戈投向奴贼,后果将会十分严重!

所以单靠粮饷、混编掺沙子,派驻御营将校监督制衡等等还远远不行,朝廷不能没有拿住他们要害的手段。

而他们的家眷正是其要害之所在。

前月东林逆党谋逆,朝廷按制抄家,共查抄到了八十多万亩良田的地契,正愁怎么处理呢,朕觉得可以把那些散田和士绅们协议平价交换,把八十多万亩的散亩集中成四到五大块,每一块都建成一个田庄,把降卒的家眷都安置到田庄里管理,分派土地,集体耕作,所得粮食七分留己,三分直接上缴户部,充作大军的军粮,一来可以做为人质,方便朝廷辖制其部,二来后方稳当了,各营降卒也能安心作战。

如此一来,降卒家眷的安全和衣食都得到了保证,既稳定了军心,也减轻了百姓和户部的负担,解决了朝廷的部分军粮问题,可谓一石三鸟,爱卿以为如何?”

“妙哉!”朱大典忍不住赞道,觉得皇帝陛下果然是深谋远虑,思虑得当。

“湖广为长江上游,京师西部门户,地势极其重要,左逆倾师东下,致使湖广防务已是十分空虚,四川的献逆说不定会趁机派军窃占,所以需要立即派驻大军前去布置严防。

江北诸镇暂时不能动,御营亲军总数不到三万,还需要守御南京,朝廷目下缺兵少将,能调动的可堪一战的兵力已经不多,各地卫所兵肯定是不用指望了,镇兵的数量又太少,各关卡要塞都要派驻兵马防守,堪堪够用。

这些收编的降营正好可以派驻到湖广各要塞重镇镇守,由朱爱卿担任湖广总督兼理江西军务,替朕守护朝廷的西大门。

不过,说心里话,朕不大放心将那六个营头的降军全都安置在湖广,以免日后坐大,养虎为患!”朱由桦直言不讳地说。<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