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破敌谋划﹙二﹚(2 / 2)
成败得失
长平之战秦胜赵败的结局并不是偶然的。除了总体力量上秦对赵占有相对的优势外,双方战略上的得失和具体作战艺术运用上的高低也是其中重要的因素。秦军之所以取胜,在于:
首先是分化瓦解了关东六国的战略同盟;其次是巧妙使用离间计,诱使赵王犯下置将不当的严重错误;其三是择人得当,起用富于谋略、骁勇善战的白起为主将;其四是白起善察战机,用兵如神,诱敌出击,然后用正合奇胜的战法分割包围赵军,痛加聚歼;其五是在战斗的关键时刻,秦国上下一体动员,及时增援,协调配合,断敌之援。为白起实施正确的作战指挥提供了必要的保证。
赵国失败的主因是在战争初期,赵国统治集团对秦国将大举进攻摧毁赵国的战略野心认识不足,在丢失了晋西南战略要地后,仓促应战。在战役前期,老将廉颇的战役指挥上,不和秦军锋芒硬拼,但是赵国论国力,和军事实力来看都弱于秦国,廉颇这样做只是尽量拖延,打消耗战,利用有利地形消耗秦军有生力量,迫使长途跋涉至此的秦军疲惫。但是被秦国离间,被奸臣进谗,还是和赵国本土综合实力有很大关系。后期赵国决策层换上了赵括,制定了速战速决的战略方针,但是无论赵国在人数,士兵素质,综合国力,武器装备上都弱于秦国而且加上用人不善,造成赵国惨败全军覆没的下场。其实当时的情况消耗战和速战速决对赵国来说都不太适合,因为两军对阵主要还是拼综合国力。赵国不能利用外交手段力促魏楚两国援赵,反而在初战不利的情况之下,派使赴秦侥幸求和,战和摇摆不定,实乃又一大败笔。在赵军被围之初,赵括如若趁赵军兵力雄厚,士气尚在之际,组织全军皆尽全力,拼死突围,从理论上讲,赵军突围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至少可以有部分部队突出重围,不至于被秦军全歼。赵括在军事指挥上,贻误战机,致使大军全军覆没。
4、实力对比
长平之战军事地图双方大军近百万,这对后勤和粮草物资是极大的压力。因此这场战争也是双方综合国力的比拼。对比战前双方的经济实力,秦地处《禹贡》之雍州,土地属上上等。秦孝公继位后,任用商鞅主持变法,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改革,秦国迅速富强起来。之后几世经营,兵强国富。长平之战将发生时,秦北有胡宛之利,南有巴蜀之饶,东控潼关之险,奖励耕战,故战争经济十分雄厚,各种战略物资的储备非常充足。且水利发达,常以水道运送军需。
赵国地处《禹贡》之冀州,农业资源不如秦、齐、魏等国。赵“地薄人众”,地处北方,虽疆域广阔而耕地有限,历来又农商并重,且其“民俗ぜ保隼场薄昂闷蜗牢椋皇屡┥!保虼伺┮稻迷诹薪衔浜蟆K淙徽焦衅诰晕淞橥醺母铮欢裙Υ笫欢戎毓眺北浞ǎ怨母锞窒抻诰铝煊颍尉酶母镌蛳喽员∪酰笥址⑸松城鸸洌怨诼遥盗υ俣认禄曰菸耐跫涛缓笠恢泵挥惺被菩姓怨亩伪浞ǎ谑钦怨谡焦笃凇芭┮捣⒄瓜喽灾秃螅辉偈视α甏蠊婺U壅秸男枰保秸⒈覆⒉怀渥悖蘖χС执蠊婺5某て谡秸T俦冉狭焦率盗Γ鼐小盎㈥谥堪儆嗤颍登С耍锿蚱ァ薄5亟鞅保穹缧缀飞形洌芈碛帕迹爻笛该停频蒙鲜浅毒麓蠊G仪鼐怀莆⒗侵Γ谡匠∩系那鼐勘蚺摇U怨小按字渴颍登С恕⑵锿蚱ァ薄R藻蠊锉ぃ宰榻ㄆ锉慷咏显纾收云锉盗酚兴兀滤匮细撸榉岣弧H绱丝蠢矗怨率盗β匀跤谇兀炼嘤肭爻制健W凵纤觯怨酆瞎σ佑谇毓(未完待续……)<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