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节 龟山(2 / 2)

加入书签

人死了变成鬼,鬼死了变成什么?

变来变去,最终必成为粉末,没有了灵魂,就是一把黄土!

鬼卒的脚步声越来越近,一个声音响在冰洞外:“梁山伯?”

山伯趴在地上无法起身,只能勉强答应:“在呢,还没死透!”

鬼卒凑近前来观看:“没死透?那就是死半截了!浑身发红,无力动弹是吗?那是最后的回光返照,等到阳气泻尽,明天就可以收尸了!”说着迈步走开,又点下一个名字:“张三风?”

“在!”

山伯在地上趴了大半个时辰,身上的热气才稍微消散了一点,赶紧坐直了身子,将剩下的阳气收为己用。

他用的是自创的冥想静坐的法子,放松身心,任由热气在身上流淌。

他要做的只是一件事,那就是保持一颗宁静安详的心,将自己与天地融为一体。

没多久,他感到热气在胸中积聚,渐渐凝结在心脏周围,而心室的跳动明显比以前有力多了。与此同时,脑海越来越清明,双目充满神采,似乎能够隔着石壁看到另一侧。

白昼过去,黑夜再来。

他又回到了郑玄写书著作的小屋,将适才的经过讲给郑玄听。

郑玄听完睁大了双目,望着翠玉瓶,整个人都呆住了。

山伯心里有些不安:“老师,您说我这样私用回阳粉对不对?该不该还给阎王?阎王有的是回阳粉,归还与否并不重要,我只担心自己的修炼,‘正心’,‘修心’,‘明心’,我担心第一关就过不去。”

郑玄笑了笑,问道:“阎王为何赐回阳粉于众鬼?”

“那是为了挽救众鬼的生命,给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

“真想赦免,那就放他们出去好了,又何必折麽那些人?”

“因为他们有罪,该受到惩罚?”

“你自己有罪吗?”

山伯迟疑道:“学生灭蝗五万石,犯了无边杀孽。”

“为救百姓,率众灭蝗,那算是什么罪?难道说一条人命还比不上一只蝗虫?”

山伯无语。

郑玄面sè凝重的道:“我们学儒之人,为的是造福百姓,一切有力于百姓,便是我们的根本。只要能为民造福,就不必拘泥于天地,不必拘泥于礼法,不必拘泥于皇权,你明白吗?”

山伯听得心中震撼:“老师,您说的好高深!简直发前人之未发!您老生前便不受皇帝封赏,到了竟能领悟到这么多宝贵的理论,令学生无比景仰!”

郑玄点点头:“你的夸赞我受之无愧!我在思考了两百年,想到的东西比人间两千年还多。我刚才说的这番道理,不知何时才能在人间传扬开去。将这些书搬到人间,大力弘扬儒学,便是你今后的责任。”

山伯听得心伏:“若没有的修为,没有高强的功力,纵然将书搬出去,也无法使其受到重视,无法远为传播!因此之故,我留下回阳散,努力提高自己的功力,乃是对的了!”

郑玄毅然道:“别说是回阳散,就算是阎君养在‘幽涵谷‘的万般花草,你若有能力,尽可以取来成神功,重返人间,才是正途!”

山伯遽然而醒:“老师之言,发人深省,学生受教了!是正是邪,是魔是道,不是凭自己说了算,要看是否有利于百姓!我只要居心良善,为民造福,就不必拘泥于天地人伦的约束!老师,那幽涵谷是怎么回事?”

“那是十殿阎罗种植花草的地方,里面有数不尽的奇化异草,这些回阳粉便是用奇花之粉研磨出来的。只是幽涵谷守护严密,你不要轻易前去。若是贸然闯入,给人家捉住,那可是死罪!死有轻于鸿毛,有重于泰山,你要想清楚才行。”

山伯躬身道:“学生记住了。我在您水缸里加点回阳粉,留给您慢慢喝。”

正愁修炼缓慢,有此回阳粉之助,当可以加速百倍!你可能还不明白:要想修炼各种神功,都离不开吸取周围的灵气。相比于阳世而言,冥界灵气十分稀缺。我之所以建茅屋于小溪边,只是因为这里的灵气稍微丰富一点。多谢你了!”

“老师说哪里话,这是我应该做的。您老看我今天该读哪本书了?”

郑玄翻了翻身边的书堆,摸出一本《龟山》递过去看这一本。”

山伯翻开细读,只见上面写着:“《中庸》,圣学之渊源,人德之大方。‘天下只是一理’。‘天下之物,理一而分殊,知其理一,所以为仁;知其分殊,所以为义。’‘为仁由己。求须‘诚意正心’,‘主敬以养心’。‘敬与义本无二,所立者敬,而又则自此出焉。’”

只是简简单单的几句话,便让山伯感叹不已,忍不住击节赞道:“说得好啊!‘诚意正心’,‘主敬以养心’,这些话真是金玉良言。”

郑玄看他心思灵敏,举一反三,也禁不住暗暗赞许。<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