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节 正心(2 / 2)

加入书签

他记起临来前长桑弘说过“善补阳者必于求阳”的话,于是也不去琢磨如何将冰洞挖深一些,径自将全身暴露在寒风里。

好在白昼的寒风还不是十分强烈,而到了入夜寒气逼人时,他就离开寒冰谷去找郑玄了。

白天修炼,夜晚读书。

每ri一卷,闲暇就听郑玄讲经谈古。

山伯觉得这样的ri子过得很充实。

眨眼三个月过去,他已经读了船山、慈湖、钓台、定川、东林、端临、尔雅等百余部著作,不但知识大有长进,而且完成了修儒的初步功法“诚意正心”。

不知不觉,他的气质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原先的文弱怯懦一去不返,代之以儒雅定静,给人一种如坐的感觉。

那是一种潇洒飘逸的气质,使人一见倾心。

就算是狡诈之徒,见他之后,也难生出歹念。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当他静坐小溪边,完全进入“诚意正心”的状态时,可以清楚的感到不远处的书带草也成了有情之物,微风吹拂,纷纷向他点头示意;屋后的黑松林也传来阵阵声涛,似乎在跟他说话,只是以他现在的功力,还无法听明白。

每次静坐之后,他心里都有种莫名的感动,隐隐觉得,虚心对人,诚意正心,这既是修儒的基础,也是一种很高明的功法,若能修到极至,说不定能与世间万物沟通交流。

沟通是驯服的前提。

要想让虎豹俯首,顽石点头,必须先了解他们的心跟他们说上话。

至于能不能令其听命,则要看双方功力的对比。

山伯的功力还很浅。

“正心”,“修心”,“明心”,他才完成第一步功夫,接下来就该“修心”了。

与此同时,他也在修炼养气的功夫,可惜身有残疾,阳魂残缺,所以进境较慢。幸亏有着“回阳粉”的助力,身上的阳气也在慢慢的累积之中。

看他练得那么辛苦,郑玄不时从旁宽慰:“莫要急,这里乃是阳气本就匮乏。在这种弥漫的地方,你若能练出阳气,更显得难能可贵。”

某一天,山伯读完经书,心里感到困惑,问道:“老师,我听说,人死之后离散,阳气归于天归于地。凡是到了冥界的鬼魂,都是由凝聚而成的,是这样吗?”

郑玄点点头:“差不多!鬼与人相比,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身上缺乏阳气。像你这样带着阳魂进入冥界的,本就极少。俗语说‘阳寿未尽’,就是指你这种情形。我来问你,知道什么是阳寿吗?”

山伯顺口答道:“阳寿就是人的寿命,乃是生死簿上记载的生存年限。”

“还有吗?”

“还有什么?学生只知道这么多。”

郑玄笑了笑:“你是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确切的说,阳寿就是阳魂,也就是阳神的盛衰,阳气的多寡!”

山伯吃了一惊:“怎么能这么说?”

郑玄不紧不慢的道:“这有什么好奇怪的?这道理很多人都知道!阳气盛则寿命长,阳气衰则寿命短。作为一个凡人,注意养生的人阳气充足,可以颐养天年欢的人阳气衰竭,容易中道夭折。作为一个修真人,阳神越强,功力越高,寿命可以成倍的增长。真人可以活八百年,仙人可以活成千上万年,都是因为他们将阳气修炼成阳神的缘故。”

山伯听得心中狂跳:“原来阳寿就是阳魂!竟然是这么回事!我的阳魂残缺,所以阳寿就比普通人短;阳魂未尽,所以到了还保存了一些阳寿,将来时机成熟,还可以自然而然的回到阳世。”

口中却问道:“老师,那生死簿是怎么回事?”

“生死簿?那是统计阳魂的帐簿!冥界有两本帐簿,一个是生死簿,一个是功德簿。生死簿是玉帝钦赐的神器,用以统计阳气的多寡,阳神的盛衰;功德簿是佛祖颁布的法器,用以衡量心变迁,善恶的分野。所谓双物质,缺一不可。六道轮回的每一步都离不开修心和炼气,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这些道理很复杂,回头让崔琰给你好好上一课,他做了楚江王近百年的书隶,关于的见闻比我这作师父的知道得还多。”

“崔师兄,他不是走了吗?”

“哪那么容易说走就走?阎君驳回他的辞呈,让他再干半年!找到替换之人,才准他走!”<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