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节 希张(2 / 2)

加入书签

郑玄提起桌上的戒尺,在他头上“梆”的敲了一下,怒道:“好好听!不说话会死人啊?”

山伯不得不坐正了身形,凝神听他念诵。

只听郑玄道:“人之本,物之根,混沌

天地未分,气不为气,不气而气。斯时之气,即浩浩然正气。则元妙浑沦,上为日星,下为江河。生人生物,幹旋造化,天赖之以清,地赖之以宁,物赖之以存,人赖之以生。诚不可思议言说也。”

山伯听在耳中,心里却有些跟不上,叫道:“恩师,您能不能讲得通俗一点?弟子心智被阴魂蒙住了,一时转不过弯来!”

郑玄面色肃穆,大声道:“人一生下来,上天就赋予他浩气了,开始时都是一个定数,比如一百点!无有馀欠,无有多少!可是后来地成就则有圣有凡,有的平庸,有的聪慧。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呢?原因在于后天的涵养、修炼!”

山伯急道:“恩师,究竟怎么修?您给仔细说说啊!”

郑玄瞪他一眼,一字一顿的道:“要养浩然正气,必须时时集义,勿忘勿助。先聚其精,后会其神,而后浩然正气随之而生。有几个字你一定要记牢了!”

“哪几个字?”

“一曰‘善’。得而复明,真而不伪,实而不虚。明而复满充塞天地,弥满**,无所不至,无所不入。满而有光,普照万物,光大无比,辉不可量,妙用难窥,不可限制。”

山伯心中略有触动,道:“恩师是教我真善美吗?这东西有那么大的威力?”

郑玄不答,接着又道:“二曰‘大’。既有光辉,复可变化,随心所欲,无所不知,居安资深,左右逢源。

这次山伯没再开口询问,只是皱紧眉头冥思苦想,感到恩师所言似乎有道理,可是又无法完全理解。

郑玄接下来又道:“三曰‘圣’。达到极点,无一毫缺陷,六通俱足,无所不能。来去自由,死生自主。气包天地,而天地皆从。气容万物,而万物皆归。宇宙掌中,天地心内。变化犹龙,不可测度。”

听到这里,山伯感到心中豁然开朗,眼前一片光明,各种邪念顿时消减了一多半!

他暗暗对自己说:“恩师在教我修儒的**呢!真要能达到这种境界,我山伯超凡入圣,不就能登上天界,与英台相会了吗?”

一念及此,他禁不住激动起来,问道:“还有吗?”

郑玄看他面上地青色减退了不少,心中也有些慰籍,放缓了声音道:“四曰‘神’。盖浩气之体无量,其用无穷,其养亦无止境。养大,成神。凡天地间一切形声,皆此浩气之所寄。泰山非大,秋毫非小。万劫非遥,一息非暂。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此圣神之所以无所不见,无所不闻,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也。而其修养之程序,先在精会其神,神聚其精。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日增月积,己臻纯善。”

山伯赞道:“这才是修儒的正道啊!恩师,我能不能问您一句,以前有人修到这种境界吗?”

郑玄抬起头,仰望苍穹,缓缓说道:“我们儒家是有人登上天界地,只不过那些人不求名,不求利,默默的为人造福,很少为人所知。”

山伯心痒:“真盼着我也能修成!”

郑玄凝视着他:“圣贤是从普通人做起地!你只要把身上的怨念克服了,就能练成浩然正气的第一层功法。”

山伯笑了笑,道:“恩师,这书是您写的吗?如此宝贝,干嘛藏起来不给人看?”

郑玄微微变色,道:“本书原非我著,我只是进一步修订了一些内容。如此神品,本不该现于冥界,否则必为鬼魅抢夺!”

山伯热切地瞧着书册:“恩师,这书送给我好不好?弟子要天天看,日日读!”

郑玄将书递给他,叮嘱道:“好好修炼,千万别迷失了心智!我还对你寄予厚望呢!”

山伯接过书来,只见封皮上写着“希张”两个字,禁不住有些迷惑:“老师,此名何解?”

郑玄摇摇头:“我也不知,兴许为著者之名吧。”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