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6 金泥石印(2 / 2)

加入书签

他将水晶石印提在手里,仔细去看印迹,却发现上面模糊不定。似乎有水银在流动。一会儿现出一副图画,时而似山川地理。时而如飞云瀑布。

他心中一动:“瞧着像符?莫非石龟上的印纹就是用这个印上去的?”

恰在此时,春秋笔包含沧桑的声音忽然在耳边响起:“这是一件宝贝,名字叫金泥石印。《白虎通》云:或曰封者,金泥银绳,封之印玺也。太史公言:飞英腾实,金泥石记。”

山伯目光闪动,问道:“喔,为啥说是宝贝儿呢?”

春秋笔缓缓道:“上自三皇五帝,下至秦皇汉武,封禅之时都要沐浴更衣,斋戒数日,来到封禅台上,对天祷告,对地祈福,手持石印刻录祷文,将石龟一周盖满了印符才算完。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有帝王的心血凝聚在石印里。久而久之,普天之下黎民百姓的赞美、期盼、渴求凝结在里面,因而石印蕴含了数不清的灵力和功德……”

山伯淡然笑问:“封禅,封禅到底有什么意义?”

春秋笔慢悠悠的道:“所谓封禅,包括封和禅。

登封报天,降禅除地”。大意是说,在泰山顶上筑圆坛以报天之功,在泰山脚下的梁父丘筑方坛以报地之功。老百姓想要好收成,那就要天地和谐,在天讲风调雨顺,在地讲土地肥沃。土地肥沃也就是灵气丰足,这方金泥石印说它是难得的宝贝,就因为它能沟通地气,甚至能将周围数千里地灵气聚集在一起,封闭在一个很小的区域里。譬如现在,石龟的头部正对着下面的山谷,因而谷内灵气十分丰富,正是修行练气的极佳处所,冥界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甚至比起阎王居住地九幽城还胜一筹。”

山伯觉得好笑:“那阎王怎么不搬这里住?”

春秋笔轻哼道:“他倒是想啊!可这封禅台乃是三皇五帝亲手铸就地。三皇五帝你知道吗?那几位在人间受人景仰,在天界也是君王,贵为五老帝君,不是阎王能惹得起的。再说这封禅台,可以说除了人间帝王,肩负千万百姓重托,斋戒沐浴之后,才能上台一拜,短暂逗留之外,再就是掌握了五老心法的人,也能上台久住。“什么五老心法?我可不会,怎么上来了呢?”

“三皇五帝是中华文明的始祖,儒家心法就是从他们那里来的。”

“啊,怎么会?”

“有何奇怪之处?先秦古儒是一群司职祭祀的文书,天天跟在五帝身边,自然能学到五老的心法。非止是祭祀祷告,就算呼风唤雨也不为过。”

山伯闻言心中欢喜:“这么说,我学的也是五老心法了?真没想到,这门功夫还能跟圣人挂上勾,前景向来也不会差的,对吗?”

“是,可惜你会地很少。五老心法博大精深,流传至今残缺不堪。你所掌握的,在当世之中已经算多的了,但还要继续努力。这方金泥石印不妨带走。”

山伯有些吃惊:“这……老祖宗留下的东西,我咋能拿走呢?拿走之后怎么让后代的帝王封禅?岂不让普天黎民失望?”

春秋笔道:“尧舜已远,王道不存。自从天龙降世,化生妖孽以来,懂得五老心法的人越来越少,也没人明白如何沟通天地。如此宝物,空对邪魔觊觎,留在这里,只会变成皇帝、权贵愚民的借口!”

山伯还是犹豫不决:“那要是五老帝君怪罪怎么办?就算要收起来也该他们去收啊!”

“三皇五帝非比等闲,都是通情达理之人,岂会跟你这后生晚辈过不去。只要你行事端正,不仗着金泥石印为恶,就不怕他们降罪。再者说,等你通达玄理,弘扬儒学,使尧舜之道重临中土之后,也可以将石印放回来。”

听了这话,山伯心道:“我师傅郑玄研究了一辈子都没弄明白,我自己又怎能轻易明白呢?再说就算我明白了,又怎能让儒家大道重降中原?这压根就不是一个人地事!必须找一批志同道合地人一起努力才有希望。”

想到这里,他将金泥石印收入囊中,口里说道:“就依您说的办。若有机会,就将其还给五老帝君。”

石印刚刚收起,就听身前“咔咔”轻响,低头看时,只见那巨大地石龟忽然向旁边移出三尺,底下现出一个深深的洞穴!

正在惊异之间,就见一人头顶紫气从洞里冒出来,口里长吟:“茅焦出来了!嬴政,你封不住我!金泥石印在哪里?让我砸碎了它!”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