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我想有个家(2 / 2)
“自己”之前的风评并不咋地。
返乡回城刚没几月,就已成了远近闻名的街溜子,前阵子打架还差点把命给送了。(其实已经送走了)
当时睡在下铺的二哥,不顾自己虚弱的身体,硬生生替他挡了几砖头。
当年“江山”15岁初中刚毕业就嚷嚷着下乡,说是为了让身体不好的二哥可以留在城里。
其实就是不想再继续念书了。
虽然第二年,二哥江河还是下去了,却不妨碍二哥一直念着他的好,知青时再苦再累也要省下口粮给弟弟寄去。
“唉~”
一声长叹后,江山从回忆里抽离了出来。
外面传来了江妈的声音:“吃饭啦!”
51号大杂院,共分前中后三院,江家所在的后院最清静,除了江家只有一对姓李的老两口。
初秋的季节,一家人围坐在门前的空地上吃饭。
江山一边吃饭,一边就着夕阳看报纸。
江妈给他碗里夹了一筷肉:“这孩子最近真是魔怔了,吃饭还看报,今儿可有你爱吃的红烧肉。”
江妈长了一张国泰民安的团脸,最不放心的就是小儿子江山。
为了能把小儿子调回城,江妈咬牙办理了提前退休,前主才得以顺利回城进厂。
可每个月18块的学徒工资,他转手就能为女同事花掉17块,然后回家再闹,从没给过江妈一个好脸。
在江山的回忆里,江妈暗自流了不少眼泪。
想到这,江山赶紧把红烧肉一口塞进嘴里:“妈,真香!”
江爸看了他一眼,忍不住苦笑:“那是你好久没见着肉了。”
江妈的厨艺一向不咋的,江家的伙食就更不能提了。
反正在江山穿来的一个月里,没见过几次荤腥,水果更是连影子都没有。
江妈提前退休,退休工资减半每月16元。
江父所在的浦江服装厂,自年头开始就没发过奖金。
为了完成上面不断下发的就业人员分配任务。
现在厂子里已经是一个工人后面站着一个学徒工。
工人工资也从原先的36元降到26元。
1978年,知青开始返乡回城。
忽然间,每个单位都接到了扩大人员岗位的通知。
上面的目的很明确,允许身体不好的职工提前退休,工资减半。允许三份工作五个人干,工资也同理。
目的就一个,加快解决待业青年的工作分配。
江家一共两位知青,也不知道老二康复后,能不能顺利分配。
江山这边正盘算着,老大江海忽然想起了什么:“对了老三,你今天去译制厂了?”
江山点头:“去了。”
大哥有点意外:“你还真敢去啊?人家没把你轰出来?”
“小瞧人了不是,”江山给二哥夹了一筷肉:“译制片厂的胡厂长亲自接见了我,还让我明天就上班。”
“嗯?”老大愣住了:“他们厂究竟招的是什么工种?”
“翻译啊,译制片翻译,”江山又给大哥夹了筷肉:“幸亏你帮我开了封介绍信,不然连门都进不了。”
这下,不光是老大,全家都愣住了。
翻译,老三什么时候会说外国话了?
江妈担心道:“小仨,你可不能去别人单位忽悠。”
刚来那会,江山一听这称呼就全身别扭,听久了倒也服了。
“没忽悠,这就是今天的工资,”
江山把两块钱递给了江妈:“放心吧,你家小三会的多呢。”
江妈看了眼手里的钱,又看了看江山阳光般的笑容,立刻跟着笑了起来:
“这厂倒是规矩,去了就给发工资了。就是太少了,一个月才两块。”
“一天的。”江山强调了一下。
“净吹牛,”小妹江川忍不住白了他一眼:“瞎话张口就来。”
前主之前的很多行为,一直让小妹江川很冒火。
在她眼里,三哥就是一胳膊肘向外拐,拿钱给别人使的二百五。
江爸和二哥笑而不语,他们都太了解老三的尿性。
只有大哥江海在沉默,昨天弟弟忽然来找自己帮忙开份介绍信。
当时江海也不信,就让他说了两句,虽然没听懂,但感觉倒不像是假的:
“老三,”江海疑惑道:“你真的会外语?在哪学的?”
江山就等着这一句呢,他这会放下了筷子,环顾一圈:
“你们知道前几年,我在乡下是怎么熬过来的嘛?”
话音刚落,小院寂静无声。
此时,江山的脸上挂着不属于这个年龄的沧桑,仿佛已经陷入回忆:“初中刚毕业那年我就去了苏北……”
最令人信服的谎言,就是九真一假。<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