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节 一念之仁(1 / 2)

加入书签

 慈禧并不是喜怒无常,而是这两天的局势是急转直下了。张勋无法攻破额驸府,反倒吃了败仗,现在让学生们挡在了额驸府门口。朝廷手里没有德龄和裕庚,靠着那两个跟龙剑铭有点关系的女人,是不能成为谈判桌上有力筹码的!现在,山西的赵尔丰发来了电报,要朝廷准许他“假革命”,以此维持山西的局面;现在,袁世凯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地在上海的报纸上,号召北洋2、4、5镇接受革命军的指挥和改编。时局,不同了!美国人的态度已经很明了,英国、法国、德国还没有表态,难啊!

其实,慈禧的意思是能得到英法的支持,在日本军入关平定叛乱后,由其他列强逼迫日本撤军山海关外。可惜,这个想法过于的一厢情愿了,英国人和法国人,还有德国人,他们的胃口太大,他们跟日本人,也许有着某种秘密的协定!不能啊!不能在这个事情上,在自己能够活在世上最后的年月里,真的把大清江山出卖给洋人!气话是要说,什么宁可亡于外、不可亡于内!这些大臣们,还真的听进去了!不知道,那桐在谈判桌子下收了日本人多少好处!?

“瞿鸿玑,和南方的谈判怎么样了?哀家看啊,还得你去上海跑一趟吧?”慈禧看到众大臣都不敢说话,只好自己先开口打破了僵局。

“回老佛爷,跟南方谈判,朝廷得出个底线啊。南方的条件已经打电报过来了,三条:皇上得退位,军队得编遣、皇庄得废除。其他的,好像唐少川没有要求。”瞿鸿玑小心翼翼地字斟句酌,生怕自己惹了慈禧,落个那桐的下场。

“大清朝就这样完了吗?完在我们的手里!?他们这样的条件拿出来,朝廷还有什么底线?你去吧,去谈,自己个儿斟酌着办,跟醇亲王多联系,多商量吧。”慈禧断绝了求日本人的念头,可是她现在不知道,尽管满清朝廷还没有在密约上签字,日本关东军第三军已经在乃木希典大将的指挥下度过辽河,正向锦州、山海关扑来。她现在,只有派跟龙剑铭、岑春煊关系不错的瞿鸿玑去办交涉了,希望,还能有一个比较好的结局,让自己能够安度余生。

“着!”瞿鸿玑领会到慈禧话里的意思,神色凝重地退了下去。太后老佛爷摆明了默许南方三条要求的意思,自己的差使并不难办,难办的是:怎么给这个终于为国家利益着想一回的老主子争取一点好处!国人和南方,容得下慈禧这个前朝老佛爷吗?

其他大臣王公也是神色黯然,在这个局势下,似乎只有这样一条出路了。不甘心啊!那又能怎么样?整个大清朝廷,只不过掌握了一个北京城而已,手里能调动的,也不过三万淮军,一万多的禁卫军!怎么跟城外明显按捺住没进攻的十多万革命军斗?连个小小的额驸府都拿不下来,再去跟大军开战,那不是一触即溃的局面吗?

各人在一阵黯然之后,都开始为自己的前途盘算开来……

慈禧能猜到下面各人的心思,也不说话,挥了挥手,就径自走了,留下一群发呆噶愣的大臣们各自打着小算盘。俗话说:墙倒众人推。这些家伙没有推墙就不错了!一个个酒囊饭袋!唉,也不知道载沣去大沽口的情况怎么样?也不知道在国外考察政治的五大臣和使臣们怎么样了?

“李莲英,传旨,撤了额驸府的围吧,别惊着德龄。那边,也撤了吧。”慈禧走了几步,突然想起了事儿,就吩咐跟着后面的李莲英。在这种情势下,再去打德龄的主意已经没有了意义,何况,自己内心里还是喜欢德龄这丫头呐!

慈禧的一念之仁,终于没有给中国在政权交替的混乱时候添什么乱子,也使得日本人的出兵变成了实实在在的侵略。当然,也导致了她能在德龄的陪伴下在颐和园里过完这生最后的两年。

日本人的动作很快!

尽管,日本的财政已经窘迫不堪;尽管,日本关东军在苦战1年多的时间后已经疲惫不堪;尽管,与满清政府的密约只是达成了条文,还没有签章形成国际公认的效力。可日本政府和军部却不得不马上出兵!

原因很简单!占领中国能够用中国的资源来缓解日本的窘困、达成多年以来执行的大陆政策。而要达成占领中国的目的,日本关东军就必须尽快入关,和天津的驻屯军会合抢在战力雄厚的中国革命军前头控制北京、天津。战机,就在眼前,利益,就在眼前!抢占山海关,控制京奉线交通,就是关东军的首要任务。所以,日本军队动了!这个机会,抓得是不可谓不准!

民族革命军北方军司令部就在天津廊坊。

“日本关东军已经开始渡过辽河,北洋第4镇已经按照计划退到热河,放开大道让日本军队南下。王英锴将军(第四镇统制)用行动证明了他对国家的忠诚。现在,就要看在座的各位了。”北方军司令赵尔陆是刚刚被任命的,这个任命,代表着民族独立革命拉开了第二阶段的帷幕。

他对北洋军响应“袁世凯的号召”接受革命军的指挥非常的满意,至少,第四镇就做得很好。在王英锴给司令部的报告和谍报处的报告中可以看出来,王英锴的报告是真实的,所表达的含义是可信的!

“我吴长纯绝对不会去做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第二镇全体官兵也不会违背宫保的命令。赵司令,有什么指示就尽管下达,第二镇决不在日本人面前当放熊!”吴长纯也是袁世凯的亲信,李鸿章时代的北洋老武备出身,对日本人是没有一点点的好感。不过,他在北洋军还是“定武军”的时候,就担任袁世凯的副将,两人关系深厚,所以他在话里也表示出“听宫保的命令”的意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