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道路抉择(1 / 2)

加入书签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天佑四年新年之前前几个月的时间所花费的无数功夫并没有白费,至少让在这方面一窍不通的张小磊对于制造这种轻型青铜炮、乃至如何挑选黑火药方面都有了一些经验。重新的设计、雇人制模、加工等等都没有遇到太大技术障碍。毕竟青铜的冶炼远远没有铁器那样难以加工。

不过一个问题也随之而来:不同于深秋到冬季的时候,随着春夏季节的来临,江南的富饶地带进入了潮湿而多雨的季节。给那些本就质量不怎么样、很容易受潮的火药,就算张小磊在防止火药受潮方面下了很多功夫想了很多办法,还是避免不了在太湖湖面深处试炮的时候那些火药效力比照自己之前的记录水准大失。

”怎么搞的?我不是告诉过你,除了最核心的纸包还有四层丝绸包装之外,一定要用内外两套木盒套上火药、再用蜡封上吗?而且每一份左右的五斤火药都要单独分批包装。潮湿的丝绸还有木盒一定要定期用碳烤干。。。“张小磊见到超过一半的火药在这几个月的储存中都出了一些问题,也不由的对赵管家有些埋怨的说道。

”。。。少主,这一次是我马虎了。可是我活这么大,从没有听说过火药保管方面有这么麻烦啊。。。“

张小磊这时也只能静下心来的耐心而郑重解释道:”这火器不同于冷兵器,甚至不同于弓弩。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形容再准确不过。火药的品相同我们实验测试的时候只要稍有差别,那可能就是一倍甚至几倍的命中乃至效果的差别啊。我们的家底虽然说起来有些起色,但实际上还很薄。在不可能动员这富裕地方的不少人跟着我们一起上山下湖聚众造反的情况下,我们必须精益求精的武装起来,才能。。。才能完成神交付给我们的使命明白么。“最后,张小磊又补充了一句90年代教师们的名言:”我们不能糊弄自己。。。“

张小磊曾经以为旧时明清时期的中国火炮发挥不出足够的威力,弹丸与炮身不匹配、火炮设计不合理是主要原因。可是现在才明白了《我的团长我的团》中那的那句话:”中国人死于漫不经心和听天由命“,不认真,真是一个顽疾和大敌。好在自己统帅的人还不算太多,不算女人和家眷也就十数人而已。而且自己还有很多东西做为凭仗,真要是让自己统领上千人的队伍,那几乎完全没有把握让这农业时代不明白”认真“二字为何物的人们拥有所谓的”匠人精神“了。

不过即便如此,张小磊还是在距离湖面比较远的距离上,按照用染墨加工了的风筝线做为尺子、购买来的单人小船做为标靶,进行了几十次试炮,用来摸清这种阴雨天气的情况下,不同性质的炮弹在不同距离上的弹道规律。

火器实验逐渐增加的情况下,张小磊也不得不多雇了五名用于根据自己的细纲进行扩编任务的教书先生,又是破费了不少。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在临近夏季的时候、赚来的六七百贯钱外加上做为家底的铜钱就透支的差不多了。除了购买木炭、硝石、硫磺、懂得一些青铜铸造方面的工匠等方面的花费,还把不少铜钱直接融了做为火炮的材料。终于新制出了两门身管在二百公斤左右、地面行军全炮重估计在四五百公斤左右的青铜炮、除了身管适当的加厚意外,在规格上张小磊并没有大动,因为按照印象,貌似12磅山地榴和1857年型12磅加农炮在倍径上的差别好像并不是很大。只是因为花费了不少的火药用于测试的缘故、现存的火药一直处于拮据的状态。因为融了不少劣质铜钱外加上可以回收利用的缘故,只有铅弹不缺,这无疑让张小磊也有些郁闷:知道新造的这两门身管重量增加了一倍、也同样透支了很大的财力才搞出来的钢膛青铜炮不仅仅弹药基数能不能在短期内凑足每炮一百发都是个问题,而且除了在少数测试的时候,实战中恐怕不能轻易的进行强装药测试了。

就在临近梅雨季节的时候,罗贯中再一次差人联系到了张小磊,并亲自带着人赶了过来。张小磊虽然是一个不太擅长察言观色的人,可似乎也感觉的出来:这一次似乎一定有什么事情似的。

”怎么样?杭州城乃至应天府那边儿的销售情况还算好吧?“张小磊看着罗贯中面带喜色的前来,心中也多少有些兴奋,但还是试探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