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1 / 2)

加入书签

 周大海是一个温和的人,只是一旦动武他就会拼命.可是如果你的对手是李天清,那么你唯一希望的是自己不曾有这条命。

比武大会继续精彩进行着,各大门派有的退出,有的晋级。比赛也来到了第九轮,也就是李天清和少林的天和的决斗。

天和是少林年轻一代中仅次于天悟的弟子,他精通罗汉拳伏虎拳,一套降龙棍法也是舞得颇有大师风范。可是因为在他头上一直压着一个天悟,所以天和一心想要在此次比赛中有所表现。在之前的比斗中,天悟以他出色的螳螂爪将摘星楼的司马南四肢抓得又红又肿,迫使司马南险些站立不住,只好认输。因此,对于天和来讲,他必须拿下这场比赛,可惜他实在心急了些,因为他碰到的是冷静的李天清。

天和以降龙棍开打,他急于抢攻,或扫,或点,或捶,棍棍相接,令人眼花缭乱。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百十人不能近其身。当然,李天清是属于那第一百十一个人。李天清在台上优雅的转换着脚步,他每一次避开都恰恰与棍棒相距几公分而已。他的胸膛、小腹、头顶都能真真切切感受到对方的气。只是气伤不了人,但会急速耗费人的气力。

天和跳开一旁,不由深吸一口气,渐渐稳定住自己有些微乱的的气息。观礼台上,一个白眉的老和尚正是少林掌门无难,他看着门下弟子的表现,不由微微一叹:天和的性子还是急了些,看来,这场天和要败。

无难的想法不是没有道

此刻,李天清拔出了他的剑。这是把纯黑色的剑,剑长三尺六寸,宽一寸六分,比起普通的剑只是窄了点,特别的地方在于它不是双刃剑,而是类似于倭刀的单刃剑,只是在剑端不是倭刀的弧形,而是直直的斜线造型,两侧刀身配有致密的花纹,一看就是出自名匠之手。那黑色在日光下炫出诡异的光芒,有种夺人心魄的魅力。

李天清缓缓举起长剑,剑尖对准天和,没有任何花哨,直冲过来,这有些出乎天和的意料,速度实在太快,容不得多想,他举棍就挡,正当棍身与剑尖即将相触的时候,李天清手腕一抖剑由下跳上,迅速避开,天和边退边单掌举棍横扫过来,此时若是李天清要刺伤他,那么他的棍也必然会扫中李天清。李天清做了一个出乎意料的动作,他突然下蹲,就地一滚,在天河的棍不及回防下,剑已抵住天和的胸口,天和败了。

天和愣了一会,收棍道:“小僧败了。想不到李施主出招竟如此与众不同。”天和虽然败了,但他的语气却既有不甘又暗含讽意。一个堂堂的剑客,竟会做下三流人物的招数出来,实在太贬低自己了!

李天清收剑回鞘,他抬头望着天和,天和被那凌厉而阴寒的眼神弄得有些心惊。只听李天清说道:“大师若是那时能主动撤剑,凭你那罗汉伏虎拳,胜负也尚未可知。大师还是太在意手上的东西,不懂得放下。”

一语惊醒梦中人!天和自幼出生少林,于佛语禅机听得不下千遍。可是此刻听李天清说来,真如醍醐灌顶,才明白为何掌门总是说自己资质不比天悟差,只是少了点佛性慧根啊!得与放,天和始终太在意得,而不曾去想这放。天和立刻肃容道:“多谢李大侠点拨,小僧方才失礼,还请见谅!”

“没事。”李天清挥一挥手,便下台了。天和心服口服的跟在后面,看台上的无难反而露出了笑容。

“大师,为何发笑?”一旁的武当掌门冲任道长问道。

“天和向来专心习武,只是他不知武学之道也是如参透佛机一般讲究修道悟道,今日天和能有此悟道,看来以后武学也可精进一步。输一场比赛比起能得知真谛,实在微不足道。”无难微笑道。

“呵呵,是啊,这位李施主看来于此颇有见地。只是不知他的师父是谁,竟能教出这般眼光的徒弟。”

“道长,你我何必打诳语?”

“呵呵,看来大师也和贫道想的是同一个人啊。”

“多年不见,不知那位施主下落,想不到今年的武林大会可以有些发现。”

“嗯,有机会,你我二人也该去拜访拜访了。贫道自十五年前那次比武,至今仍未想出破解之法呢。呵呵……”能让武当掌门认输的人不多见,同样,能在外人面前大方承认自己的失败的掌门更是不多见。

比赛依旧继续,其中也有一场令人暗赞的比赛。那是峨眉的柳如烟栖霞庄的南宫如雪的对战。一边是已有些成熟风韵的绝色佳人,一边是冷艳凄绝的年轻女子。这两位女子无论谁站在台上,就有一种夺人眼球的美,更何况是两个人?有几个好事的还抱怨,为什么要让这么美的两个女子对战,谁输了都是可惜啊!

柳如烟成名较早,是峨眉新一代人物的佼佼者,她已经代表峨嵋派参加过前两次的武林大会。在外流传的说法是,柳如烟的剑法比她的恩师华清掌门可能还要高些!南宫如雪虽出身望族,但她幼时曾随清月庵的枯文师太修习剑法,最近这几年刚出师,就在这一年声名鹊起,说明其实力也非同一般。

于是两位女子你来我往,剑影纷飞,曼妙的身姿宛如花丛的两只蝴蝶,令人心醉。最后,两人实在斗得难解难分,南宫如雪因为年纪尚轻,内力不足,到后来已是香汗涔涔,不住喘气,才主动认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