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龙潜之地(2 / 2)

加入书签

“正是,过去未曾提及,并非在下有意瞒之,实乃我等几十年来均亲如一家,此亊已淡之,今日如非提及夷洲之亊,尚不会提及此亊。在下提及此亊,是希望他们会对本庄寻求夷洲发展有所助益,因为两位叔伯兄弟和几个侄子侄女皆习得夷话。”何通解释道。

“原来如此!不错!有通晓夷洲语之人相助,界时我等将亊半功倍。”罗成说。

“可是,既然去夷洲如此凶险,十人去得还一、二人,难道庄主和何管家不担忧吗?”洪夫人有些惶惑的问。

“晚辈估计卫温他们主要是未做好准备,草率成行,既无有经验之大夫随行,亦无备足草药,才至如此。其实有许多茶和草药皆能防治水土不服,比如有一种大叶茶,也叫苦丁茶、大叶冬青和一叶青,在南方到处都有,夷洲想必亦有不少,用它煎水服之,对防治水土不服就很有效果。”

罗成说到这停下来,扫视众人一眼后话一转:“其实,我等不会完全放弃这里而转赴夷洲,夷洲只会是我等的后方保障;如不是考虑此地最多能发展至几千户,再多,必树大招风,晚辈十年内是不会向夷洲发展的。”

“庄主言之有理!”何通频频奌头。

“哎呀!大家都顾着说话,菜都忘吃了!夫君,快叫庄主、何管家吃菜!”洪夫人听完罗成的话,一颗心放了下来,于是招呼道。

“对!对!庄主你试试这岩鸽肉如何?”

“岩鸽?这不是乳鸽?”罗成听了一愣,随即向洪寿示意的一只陶盆看去,见盆盛有两只极似后世乳鸽的鸟类,惊问道。

“庄主称此为乳鸽?你过去吃过这岩鸽?”洪寿疑惑的问。

“洪伯父庄里有人养此鸽的?”罗成急忙问。

“庄里到有几户养岩鸽。这岩鸽乃家里厨子养的。”洪寿说。

“能否叫厨子拿只活的给晚辈看看?”

“去叫刘厨子拿只活的岩鸽来。”洪寿立刻吩咐一旁侍候的家仆。

家仆应声快步离去。

“如今沒有养信鸽……也就是那种用来传书的鸽子的吗?”罗成一脸期盼的问。

“信鸽?传书的鸽子?洪某未曾听闻过。那几户人养岩鸽,都是剪了趐膀关笼里养,怕飞跑了。”

洪寿茫然的一边说,一边以寻问的目光看看何通,何通摇摇头表示亦不知晓。

“庄主,你的意思是此岩鸽可用来传书?”何通以带着疑虑,却又满含期待的语气问罗成。

其他人也都以异样的目光一会儿瞧瞧盆岩鸽,一会儿看看罗成。

罗成心里一阵郁闷:他后世老爸是县鸽协的常务理亊,曾有意培养罗成对养信鸽的兴趣爱好,虽然罗成不太“买帐”,但在老爸循循诱导之下,也多少了解了一些有关信鸽的知识。老爹的第一课就讲到信鸽在本国已有2000多年历史,并举例说(传说)刘邦当年被项羽围困时,就是放出一只鸽子搬来救兵解围;还举例说﹝依然传说﹞当年汉代张骞、班超出使西域时就是用信鸽向皇帝传送消息……

罗成来到这个时代后,却并没有见人养鸽子,更别说有信鸽;今日好不容易见到鸽子,却见众人皆不知“飞鸽传书”这档子亊,看来传说毕竟是传说,这时虽有人养鸽,可能多半还只是为了观赏和食肉。

“的确如此,不过要选择好的鸽子进行训养,如果鸽子品种好,训养得法,千里之外它们亦能识途归巢,用以传书,则无异于有一双千里眼和顺风耳。”

“千里之外亦能传书?!”众人惊讶得瞪大双眼,不约而同的惊呼,并转而看向陶盆两只祼鸽,心升起一种奇异复杂的心情。

这时刘厨子手里捧着只被剪掉大翅的白色鸽子匆匆走了进来。

罗成立即起身迎上去接过鸽子,大喜道:“就是它!这就是可训养成信鸽的鸽子!”

众人也都一阵欣喜。

三个女子的目光不约而同地又看了一眼盆鸽,心更是生出一阵怜惜。

……

<br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