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用粮换人(2 / 2)

加入书签

罗成转身对春兰说:“去将书房书桌上那套杯拿来让姑爷瞧瞧。”

“嗳!”春兰答应着转身离去。

“难不成又是啥新奇玩意儿?”孙义充满好奇的问。

“呵呵,这玩意儿如不算新奇,那这世上就没几样新奇玩意儿了。”李贵颇为得意的笑着说。

“不过,姐夫卖此物时暂时不可说是本庄所造,你可声称是大秦国﹝罗马﹞那边带过来的,否则,我这到时一定鸡犬不宁。”

“真有如此必……”孙义话没说完,就见春兰小心亦亦的端着一个圆形看似水晶的托盘,托盘上有八只亦似水晶做的酒盏,亦步亦趋地走进大厅。他差奌儿将双目瞪出眼眶,咧着嘴呆住了……

春兰终于将托盘放在了孙义椅旁的茶几上,如释重负地长舒一口气,她那小鼻尖上此刻已布满了细细的汗珠。

孙义小心地拿起一个略带绿色的酒盏,一脸痴迷的反复看了半晌后,又轻轻的放回原处;然后用手抚摸了一下带凸出花鸟图案的托盘,缓缓抬起头扫视众人一眼后,直视罗成,恍如梦呓般,象是问罗成,又象是问自己,轻声道:“这真的是咱庄造的吗?”

“如假包换!”罗成见孙义这般神态,不由开起玩笑来。

“哈哈哈……”屋內其他人也都被孙义的神情加罗成的玩笑引得开心地笑了起来。

孙义没笑,他现出思考状,片刻之后,他认真地说:“大弟刚才所言极为有理,所谓匹夫无罪,怀壁其罪。如果,咱庄不缺钱粮,此物最好暂不要拿出来卖,除非咱庄已能应付各种強敌。我曾见过一次据称是大秦国的琉璃器物买卖,那是两只比这要小一点的酒盏,看成色还不如这套晶莹剔透。你们猜以多少价钱成交?”

孙义说完巡视众人,见众人都以注视着他,便先伸出两根指头,收回后再伸出两根指头,脸上一付神秘的样子。

“二万二千钱?”洪寿问。

孙义微笑着摇摇头。

“不会是二十二万钱吧?”李贵紧张起来。

“二百二十万钱!”孙义大声说道。

“啊!”众人齐声惊叫。

李贵没叫,他感到心跳过速,脑袋有点玄晕,好在他身体没多大毛病,加上近一年来他承受过罗成给予的无数次強烈刺激,已变得坚強起来。虽然这次的刺激对他这位老人家来说太过残忍,但他终究没被击倒。他静静地坐了好一会儿,才慢慢缓过劲儿来。

“当然,当时卖那两个酒盏时,两个有钱的买家都看了,一开始互不相让,竞相抬价,最后其一人败北,故,此价有部份应算做虚价。尽管如此,咱庄这套酒器现世,一定惊世骇俗,要成交一定是天价。”孙义补充说。

“那就等适当的时候再说吧。”罗成审慎地想了想后决定道。

玻璃的试制也是几经周折,开始是温度问题,迫使罗成不得不将其后世县里土窑焦碳法搬了出来,总算把温度问题解决;然后又是出来的产品杂质过多,形成绿色过浓,并且气泡也不少,后经过精心选料和罗成依稀记得的搅动法,才将这两个问题处理至可以容忍的程度。最后是成型模具的制做,包括浇铸法成型平板玻璃的钢板和滚筒,各种日用器物、工艺装饰品的模具制做,吹管的制做等都煞费了一番苦心,历经无数次失败,最后总算是功夫不负有心人,虽然效率还很低,但已能生产产品了。

罗成目前暂不打算大量生产,主要是不愿过早地招来太多的麻烦。因此,玻璃的生产还是非常隐密地在戒备森严的实验场进行。

天然碱进行了一次100多石的交易,价格每石235钱。胡涞来交货时直叫苦,说路上损耗太大,否则还可以降些价,罗成根本不和他讨价还价,只強调他保证质量。

胡涞多次满怀好奇的想问罗成要如此多天然碱有何用,但见到罗成总是板着一付拒人于千理之外的脸后,知趣的闭紧了嘴,将想问的话吞回肚子里。

<br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