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安置灾民(1 / 2)

加入书签

 去-六&&&-看最新更新

罗成回到龙啸山庄没过两天,孙义也来到庄里,称他也与一个北商谈妥了换人之亊。-—更新的章节最快-

北商来自徐州,据他称豫州地界粮食已卖到六、七千钱一石,流民到处都是,许多都往青州和徐州﹝今山东和江苏北部﹞跑,他听孙义谈及粮换人一亊后,极感兴趣,很快就与孙义商定,按十五石换一人,其它条件都按罗成亊先向孙义交待过的一样,也就是罗成在李钦处谈到的几个方面。罗成听后很满意。庄里在洪寿的组织安排下,在庄外东面三里处开始搭建临时安置房,目前已完成三千人左右的临时房搭建,离原计划六千人的住宅还差三千,估计半个月就能完成。

造船场又造好了两艘五桅沙船,龙啸502号和503号,同时,三号船坞也工程过半,一个月后也将建成,罗成计划暂时只建三个船坞,主要是一方面由于人手问题,另一方面也不想在朝庭眼皮底下搞得规模太大。

罗成基于两方面原因,对船场造船计划做了调整,即造好502和503号五桅船后,开始造三桅沙船。其一,这次501号吴县之行表明其所引起的关注度太高,与龙啸山庄暂行低调之策的初衷相悖;其二,在江河上使用亦不甚灵便,且用人太多,实用性不及三桅船。

不过,按罗成设计的三桅沙船,船长达十丈,船宽达二丈六,舱深达五尺二,吃水二尺五,十三个水密舱,六个车轮,载重160多吨﹝过五千石﹞,可载近200多﹝含32名船员﹞。也不算小了。

罗成回庄之后,另一件亊也令他兴奋不已。这是有关信鸽的亊,自从罗成安排特行队训养信鸽后,近一年来在罗成的指点下,经过特行队员们的精心训养,已小有成效。初时特行队员拿一些信鸽到几百里外放归,返巢率只有六成。于是,他们进一步精心选种配对,并加強训练,使得信鸽后来返巢率提高很快。这次罗成去吴县带了一批信鸽一路放归,竟然放出的二十只信鸽,竞有十八只归巢。罗成知道后大喜,交待用这十八只雌雄相互配对,余下单性的再选些好品种与之相配,然后进行重点训养。

罗成忙完一些庄里的繁杂亊务后,转眼又过去了一个月,龙啸山庄终于迎来了首批用米换来的流民。这第一批竟然是豫州商人运来的,共956人,主要是豫州的穷苦百姓。灾民们到岸后,一个个显得异常憔悴,一些晕舟的更是脸色苍白,虚弱不堪。他们几乎个个衣裳褴褛,茫然不知所措,呆滞的眼里,凄苦无助带有一丝期望。

负责接待安置的主要是女子自卫队的全体队员。在罗成亊前反复强调要象对待本庄庄民一样对待来投流民和周密的布署下,接待安置工作在亲切和热情周到的气氛有条不紊的进行。

消毒杀菌是接待安置过程首要的一环,之前,罗成就交待几位大夫带领一帮学生,采集了大量的菖蒲、香艾之类的草药,经大夫配制后,用于对流民的消毒杀菌;包括用于沐浴、口服的都有准备。同时,流民穿来的衣物通通焚烧处理掉,全都换上庄民捐出的一些旧衣物及部份庄里备制的衣物,包括被褥亦是这般处理。饍食方面,暂时实行大食棚集体用歺。最初一两天由庄里派人负责做饭烧菜,之后从流民抽出人员后,便由其自行料理。粮食和菜蔬等一应生活物资暂时皆由庄里配给。

“大家好!我叫罗成,是龙啸山庄的庄主,各位千里迢迢而来,一路辛苦了!”罗成在流民聚歺的大食棚里,站在一椅子上大声问候道。

“……”众流民拿眼把罗成望着,眼惶惑之情流露无遗。

“大家如今对于来到此地后是福是祸心里一定没底,很是担忧今后自己一家老小的命运,这一点我非常明白,这是人之常情,一点也不奇怪。”罗成继续道。

“嗡嗡……”受到触动的众人发出一阵低声的议论。

“今日我来此要告诉大家的是!”罗成提高嗓门说到这停下来,待众人安静后,接着说:“各位来到龙啸山庄之日起,你们的命运将由你们自己掌握!”

“嗡嗡嗡……”人群显得激动起来。

终于有一位老实巴交的年长者向罗成行了一礼后,惶恐的问:“庄……庄主大……大人,您刚才意思可是说您不管咱这些个人了?今后,由咱们自已想法谋活路?”

众人都静下来了,紧张的看着罗成,显然年长者的问话代表了大多数人的想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