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七章 文劝武斗(2 / 2)

加入书签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好一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好诗!赵主簿该喝!”石崇大赞道。

“果然好诗!赵某佩服!”赵胖子心悦诚服地端起至少有一斤(250克)的满满一盏酒站起来潇洒地一仰脖子干下。

绿珠口复唸着诗句,欣赏不已地暗暗注视着罗成;云嫣仙子悬着的心稍稍放了下来,温情脉脉地仰视着罗成。

厅凡肚里有些墨水的人也都赞叹不已。

江南美酒女儿香,

玉盏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处是他乡。

石崇听后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惊异地看着悠然吟出第二首诗的罗成脸上那淡定的神态,片刻,才对

同样站在那端着酒盏**的赵胖子催促道:“饮酒!饮酒!饮两盏!”

接下来,罗成又连出两首:

一首为《对酒》:闲愁如飞雪,入酒即消融。花好如故人,一笑杯自空。

一首为:笑谈天下事,醉卧美人膝。醉乡路常至,他处怎堪行。一醉解千愁,醉死赛封侯。平生唯一恨,量浅不能饮。

在罗成吟出第三首后,石崇、顾大人、刘大人、王参军、李信等已是将将罗成惊为天人的同时,陶醉不能自己,纷纷举盏痛饮起来;赵胖子也貌似豪迈地连干四盏酒。

当罗成第四首吟出时,那边,已被侍卫不自觉地放开了的美女,已是喜极而泣;这边,已是浑身红透、大汗淋淋、两眼发直的赵胖子在众人怜悯的目光下,神情悲壮地端起盛满酒的酒盏:一盏、两盏、三盏……

赵胖子刚饮至第三盏,罗成的第五首诗在众人毫无心里准备之下,令人匪夷所思地提前吟出:《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赵主簿、赵大人,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

“咣当,哗啦……”不待罗成吟完,厅内发出一阵杯盏碗碟打翻的声响,只见赵胖子已扑在堆满杯盘碗盏的几案上。口还断断续续、含混不清地唸着:“好……诗,好诗……呀,真乃奇……奇人……也……”

“哈哈哈……!应龙胜出!女侍应受杖刑免了!”石崇开怀大笑后宣布。

那美女一听,立刻跑过来“扑通”一声跪在石崇面前就拜,口不迭地喊着:“谢大人开恩!谢大人开恩!”

罗成听后不禁大讶:原来不是杀头!不过,见那美女之前一付赴死状和眼下这死里逃生的模样,想必这杖刑之下不死也成“残花败柳”而生不如死了。

“好了,起来吧。要谢你得先谢奇人罗成。”

那美女听后站起来走到罗成跟前就要跪下,罗成忙托住她的手臂道:“不必,卫尉大人不饶恕你,谁也帮不了你。”

美女听后也不知说什么好,只以满是泪光的莹莹美目由衷感激地深深看了罗成一眼后默然退下。

“哈哈,应龙果然会说话。实不相瞒,应龙老弟你是第二个令本尉不得不改行此规的人,由此可见,应龙与本尉缘份不浅呀。”石崇笑着说。

“应龙真乃荣幸也。那不知第一个令卫尉大人改行此规的人是谁呢?”罗成心已猜到应该是绿珠,但还是问石崇。

“当然是绿珠。行此规,本尉也是与先帝舅父王恺斗富效法得来。本尉年轻时,便常与王恺斗富,王恺饍后用糖水洗锅,本尉便用蜡烛当柴烧;王恺做了四十里的紫丝布步障,本尉便做五十里的锦步障;王恺用赤石脂涂墙壁,本尉便用花椒……后来听说王恺用绝色女子对客人劝酒,并对劝酒不力者当即杀之。本尉自不甘居人后,便开始行此规。几年前,有一次正好被绿珠看见,她当时便晕了过去,一整日后才醒来。不过醒来之后,好长时间歌舞失常。从那以后,本尉每有杀侍酒女时,绿珠只要一听闻,歌舞便连续月余大为失常,吹笛也吹走调。于是,本尉便将处罚改为杖刑。”石崇向罗成介绍道。

“原来如此!”罗成心狂震:这斯讲这些荒唐及杀人之亊时居然象在唠家常!

最后,罗成与石崇约定明日午时后携云嫣仙子一起来别苑将新曲奉上后,便带着云嫣告辞离去。

本书首发。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div>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