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邓家(上)(1 / 2)

加入书签

 债卷的发行一方面刺激朝鲜的金融业开始发展,另一方面也让我的手头有了充裕的资金。同时也带来了隐忧,正当我为得到大量的现金而兴奋的时候,邓希贤从中原赶来,以他丰富而独到的经验指出了债卷的弊端。

“元度,不是我说你,你这样做真是太危险了!”听了我沾沾自喜的对债卷的介绍后,邓希贤不是和我一起高兴而是直接指出了债卷的弊端。

“元度,你有没有想过,面值是2两银子的债卷,到了现在已经炒到4两多了,以你债卷上标明的利息要多少年才能达到这个数目,这债卷本身最大的漏洞就是没有指明具体的还款日期。它之所以这样受到众人的追捧,一方面是因为你的手段,债卷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另一方面是因为土地,那些购买的人很多都是为了土地,即使以4两银子的价格来获取1顷的土地这在中原也是极其便宜的。不信你去调查一下,最开始购买债卷的都是些什么人,我估计大多是从中原来的移民,他们对土地太在意了,所以将一年辛苦所得拿出来,为的就是土地,在他们眼里这债卷其实就是地契,他们从中原飘洋过海的到朝鲜无非就是中原没有办法活了,天灾。

你知道为什么陕西造反的人那么多么,那是因为土地。陕西地区是明朝西北的边防地区,驻在这里的明皇室藩王贵族,占据了大量田地,攫括巨大的财富,宗王以下,各地官僚地主同样占有大量土地,仅韩城占有万亩田的大地主就有数十百人,广大农民几乎没有土地。再加上这一地区农业生产落后,连年饥荒,遭受地主、官府和军官压榨的百姓,更加断绝了生路。陕北的延安、庆阳一带,民间采摘山间的蓬草和树皮作食物充饥,甚至挖掘山里一种叫做青叶的石块来充饥,吃下后即腹胀而死。

现在北方的农民是没有活路了,所以才揭竿而起,你到我邓家为何如此支持你,那是看到明朝将亡,天下百姓即将生灵涂炭,再有女真于关外虎视眈眈,眼下能力挽狂澜者或许只有你李开阳一人,不要以为我邓家只是牟利,要知道我的祖先可是邓子龙,我邓家如此无条件的支持你,何尝不是为了天下的百姓。可是你在朝鲜这次发行的债卷,实在是敛财之举,只看到短期效应,我问你按债卷这样的形势发展,估计要多少年本息加在一起才能赶上现在的市值。

农民将钱花了是为了得到土地,你可以让他们无限期的等下去么,那样你将失信于民,试问谁还会将子弟送到你的军队当中。就是你军队中的士兵恐怕也是用自己积攒的银子购买债卷吧,他们买是为了有一天退役后,能有一块容身之所,你这样做无疑是要失信于士兵,为了这几千万两银子,至于么,你要是真的缺,尽管说出来,这些银子我邓家还不当回事?元度啊,你什么时候这样缺乏远见呢?”

邓希贤神色十分肃穆的对我说道,一反常态,看着他隐藏在脸上肥肉之后精光闪闪的眸子,我背后冷汗直流。一时的顺利和不败的战绩可能让我冲昏了头脑,再有我本来就是一个兽医,缺乏长远目标,更缺乏治世的经验,从前很多事大多是凭着运气,和超前于人的“预感”,可是在真正面对危机时又时常手忙脚乱,能走到今天这一步,也算是上天对我的眷顾。

像邓家这样的大财阀,不同于张海潮这样靠着我的政策一夜致富的暴发户,也不同于李复觉这样的政客和商人,邓家在中原立足百年以上,家世雄厚,所看的绝对不是眼前的小利。可以说邓家和我的合作一方面有邓希晨的原因,但是那不过是一个契机,真正的原因还是邓家在做政治投资,而邓家背后所所连接的江南各大望族世家绝对不在少数,否则口气不会如此大,联想到以往数次军事行动,邓家在资金上都给予了巨大的支持,答案呼之欲出,我怎么这么蠢啊,到现在才明白,以前还以为自己聪明,能说动邓家,估计不光是邓家,就是张海潮也和这些商业集团和利益早就联合在一起,他的角色可能是更像一个买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