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围困(下)(1 / 2)

加入书签

 兽医新写了一部书,叫做《基因漂移》,自认为比《兽医》要好一些,值春节将至特别奉献给大家,希望大家喜欢,多多点击,增加点人气也好!谢谢大家了!给大家拜个早年,祝大家发财,兽医也跟着发财!

“先生,不好了,不好了。”一个亲卫慌慌张张的跑进来,枯黄的脸上满是惶恐和惊惧。

“怎么了,敌人攻城了么?” 我一骨碌爬起来问道,不,不是,是大头瘟,大头瘟。这个亲卫是山东籍的,他口中所说的大头瘟我自然知道是什么,那是鼠疫,是鼠疫。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我身子一软坐在床上,喃喃自语道。“你确定么?”我又迅速将那亲卫拽了过来,严肃的问道。

“是的,小的家乡曾经发过大头瘟,小的村里十室九空,小的如何能不知道,小的就是那时逃难出来才躲过一死的,后来辗转到了朝鲜。”那亲卫十分肯定的说道。既然他这么说,我也无话可问了,别看咱是学这个的,可是真正的病例是一个也没看到,都是书本上看到的。但是鼠疫的危害我可是比这个年代任何人都清楚,鼠疫(plague)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危害人类最严重的烈性传染病之一,其中流行性淋巴腺鼠疫,俗称“黑死病”,是一种以老鼠和跳蚤为传播媒介、传播速度极快的传染病。因患者常伴有淋巴腺脓肿或皮肤出现黑斑而得名。中世纪时,一场肆虐欧洲的黑死病,加上战争和饥馑,使欧洲约半数人口命丧黄泉,就这次灾难所导致的死亡人数、混乱程度和恐怖心理而言,完全可与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相提并论。

“在哪里,有多少人?”这时我已经缓过神来,对待这种突发事件,必须采取坚决的手段。

“在城东的难民区,有十几个人,头疼身痛,头面颈项赤肿,咽喉肿痛。”他所说的正是鼠疫的症状,鼠疫的典型临床表现为肿项,且传染性极强,根据他所说的症状可断定为腺鼠疫。腺鼠疫临床上一个显著特征为淋巴结肿痛,肿痛部位包括鼠蹊腺、腋腺、颈腺等……因此,可以认为在鼠疫大流行时,头部或颈部淋巴腺的肿大是最引人注意的,所以才有“大头瘟”之称。

我腾的一下跳了起来,“走!带我去。”我命令道。那亲卫却为难起来。

“先生,还是不要去了,这大头瘟十分厉害的,我已经命人封锁了,任何人不得靠近城东难民区,看来他经过大疫还是有一些常识的,这种措施避免了鼠疫的大面积流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