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倭乱(1 / 2)

加入书签

 公元1634年,整个北方洋溢在一片新春的喜气当中,在这个冬天,北方联邦政府的辖区内,没有难民,没有战乱,新春的爆竹响了又响。是粗茶淡饭也好,是山珍海味也罢,穷人和富人都在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对未来的憧憬。

在我的带领下,朝鲜和辽东的富户在春节前发起了慈善募捐,捐得的钱款直接分发到新占领区,用于百姓新年的用度,让所有人都吃上一顿热乎的年夜饭。

北京紫禁城,昔日崇祯皇帝用来宴请群臣的大殿上,来自各方的官员齐聚一堂,共同庆祝属于我们自己的春天,酒到酣处,众人都跳到大殿的中央载歌载舞,用歌舞来表达自己心中的喜悦,这一年是丰收的一年,各项事业都上了轨道,统一似乎离我们不远了。

“先生,倭国急报!”一个卫兵慌张的跑到大殿,破坏了全场的气氛。

“怎么了,怎么了?”众人停下手中的碗筷和舞动的手脚都向那卫兵看去。卫兵匆忙走上前来将一封书信递给我,信封是以拉丁文写成,先是传到朝鲜,后经海运到达塘沽抵京的。

展开书信,我才明白事情的缘由,原来自日本瘟疫以后天草四郎和汤若望深入日本以救治瘟疫为名发展天主教,在最初的两年里德川幕府为了稳定国内局势制止瘟疫流行和蔓延采取了容忍的态度,但是由于天主教发展过快使得德川幕府感到了危机,秘密下令约束天主教的活动范围。

事情的导火索在九州岛,岛原藩由松仓重政任藩主,松仓重政在德川幕府初期就对于天主教徒实行了残酷而血腥的镇压。1630年松仓重政死后,其子松仓胜家继任藩主,更为残暴。在岛原藩的近邻,天草岛所属的唐津藩,天主教徒同样受到非人的待遇。

天草四郎的传教极大的触动了九州岛的居民,很多人都秘密入教,自宽永9年(1632年)起,岛原、天草地区连续发生天灾,民不聊生,再加上瘟疫横行,可是岛原藩和唐津藩仍旧残酷的镇压教民。这里曾经是天草四郎的家乡,随着天草在日本的声望不断增高,岛原藩和唐津藩感到了危机,借着镇压灾民的机会大肆捕杀教民,教民实在忍无可忍于是揭竿而起,天草四郎率领手下的教众也毅然绝然的回到家乡参加起义,在天草四郎的领导下,起义军迅速占领岛原半岛南部的原城,于城上竖立起十字架,挂上画有十字架和圣像的旗帜。而参加起义的岛原、天草农民共三万七千余人,其中有战斗力的为一万三千余人。

12月9日、12日,幕府先后接到岛原、天草农民起义的消息,急派板仓重昌为幕府专使,赴九州镇压起义军。板仓到达九州后,对起义军发动两次进攻,均告失败。因此,幕府再派松平信纲前往九州督战,获此消息后,板仓感到幕府对自己不信任。宽永十一年(1633年)元旦,在松平信纲到达九州之前,板仓对原城起义军发动了突击进攻。在天草四郎的率领下原城义军奋力抗战,板仓军队大败,损失三千九百余人,板仓重昌战死。

松平信纲到达九州后,以板仓的失败为教训,改变战术,围而不攻,企图等待城中粮尽,义军自动瓦解。与此同时,幕府居然乞求荷兰人炮击原城,但仍不凑效,而这种乞求外援背叛民族的行为遭受义军的唾骂与不齿。幕府想尽办法,天主教的旗帜仍然飘扬在原城城头。

这封书信正是身在原城的汤若望写的,为了避免落在幕府手中而使用了拉丁文,书信先是辗转抵达对马岛,驻军对马的刘星已经得到消息,于是一方面快速点齐人马增援原城,一方面将书信送往平壤,转交给我,毕竟登陆九州就意味着对日作战,刘星不敢擅自作出如此决定。于此同时增援原城的刘星半路遭遇荷兰海军,双方发生了海战,互有损伤,一时之间处于焦灼状态,这封信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送来的。

当我将日本的情形说于众人听时,立时群情激昂,纷纷要求出兵参战。

“先生,还等什么,出兵吧,天草四郎是您的学生,您不等坐等他在原城被围弹尽粮绝吧,倭人狼子野心早就该灭国了,此时我北方大定正是出兵的好时机!”一听有仗打,众人一个个都精神了起来。

天草暴动整整比历史提前了三年,记得当初我派天草四郎回日本的时候曾经嘱咐他积蓄力量,可是形势的发展已经发生了变化,出兵日本,这无疑意味着一场跨海战役即将开始,以往我军都是在渤海登陆塘沽,这属于内海作战,又有若干个补给点支撑战争,可是这一次是针对日本。人少了不起作用,人多了则无法负担庞大的消耗,正当我犹豫间,远渡重洋刚刚返回过年的邓希晨已经忍不住站起了身。

“先生,还等什么,倭国不灭,我中原永无宁日,今日虽是小痛,但是来日我子孙万代无忧,希晨不才愿领军作战!”

“莫将不才,愿意追随先生出战!”整个大殿里几乎是所有的武将都战了起来一同请战。

“我又没说不打,你们着什么急!”我白了众人一眼道。

“那您早说么,先生!”邓希晨这才松了一口气,众将也都纷纷坐下等着我的下文。

“我是在想这一次对倭作战决不能像上次一样虎头蛇尾半途而废,要打就要将倭国彻底征服,永诀后患,所以这不仅仅是一场大战而是一场恶战。”我严肃的对众人说道。

“命令从即日起在各甲种和乙种军团中征兆16岁以上,40岁以下士兵,凡家中独子者,有妻室者不得应征,每军团限数额5000,有特殊情况酌情处理,应征士兵必须在征召令发布起十天内就近赶往塘沽、登州、海州三地集结。同时从北方沿海及朝鲜征召民船2000艘用来运兵及输送粮草战马,凡被征召船只不得抗命,否则以叛国治罪!从北方各省征调5万民夫,支援前线,晚宴取消,各人立刻回到驻地即刻宣布我的命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