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1 / 2)

加入书签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汉城建好也就是这二十年的事情,照现在这种情况看仁川是离汉城最近的沿海郡县,在此兴建码头是最佳的选择。只不过既然朝鲜王国本身也海禁就没有必要去兴建仁川这个码头,既然大明想在这里驻扎,又不用他们自己出钱何乐而不为呢,只是借个地方而已,虽然不交税可这建码头也需要花钱的,养兵也需要花钱的,头一遭大明来这里什么都不要都是自己出钱,再说了,这码头建好了等他们离开的时候也带不走啊。

这个时代没有人会认为大明灭朝鲜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所以阴谋诡计无需多想,天朝借个港口补给驻兵也不是什么大事,郑和出海一路上的重要港口修建了很多补给点,对于这个时代来说领土的概念完全没有现在这么复杂,这主要体现在国家关系上是和平还是敌对。

对于大明能够主动来此进行贸易那是大家都欢迎的,由于海禁使得贸易完全变成了卖方市场,所谓朝贡贸易就是这么来的,各国为了获得大明的货物以朝贡为借口,带着家乡的土特产装满货船就来到大明,拿出一些上贡给大明,剩下的就可以在大明出售换取大明的货物,当然大明也是给了各国一个所带船只的限额,再就是多长时间来朝贡一次。

对此各国也想出了应对办法,对于多带的船只主要是通过这个私下里的关系解决,跑的多了自然知道路子在哪里,主要是大明自上至下都听不得漂亮话,基本上不过分睁眼闭眼就放行了。

对有朝贡次数就更有意思了,四夷馆的管事的一看,咦,你怎么又来了,不是五年一次朝贡,去年才来的还没到时间赶紧回去吧。不说还没事,这一说就开始哭诉,离开大明回国之后,日思夜想大明的皇帝,仰慕大明礼仪之邦、繁荣太平,实在是吃不好睡不香,人都病的瘦了几圈。时间愈久思念愈胜,于是再也忍不住就跑来了,在来的路上饭也能吃了,也不失眠心悸了,于是病也好了,身体也恢复到原来的样子了……这四夷馆经常要招待这些哭着喊着来进贡的各国使节。

礼多人不怪,人家都这样了总不能拉下脸来硬赶人家出去,于是就把这情况上报之后得到的回复基本上也就默许了,这就是朝贡贸易当时的看点,一个是朝贡,大明的外交原则是只要你认我是老大你来进贡一份礼,大明就回赠两份礼,并且在大明期间吃住全部免费,这个其实无可厚非,这就如同一个穷亲戚带了点土特产来看你,这好吃好喝的招待完走的时候再给他多带点东西这是传统,而且这也并不是什么陋习、劣习,只要在自己的承受能力之内这么做是善良,超出承受能力那叫傻,精于算计也无可厚非。另一个是贸易,仅限于朝贡时才允许的行为,因此也莫怪这帮人挖空心思频繁以朝贡为借口进行贸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