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临阵脱逃的总兵(1 / 2)

加入书签

 临武城是大风帝国北部偏中的一座大型城池,该城四周全为崇山峻岭,地势险要,更兼掐住自北向南通往大风帝国京城郢都的唯一通道,离边关又近,自古便为兵家必争之地。城内有百姓近百万,商贸业异常发达,这次大元帝国入侵大风帝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连续攻克三城,将战火从边关一直烧到了临武,也使得临武城内人人自危,很多商贾怕城破后家破人亡,纷纷抛弃家园,携带细软物件向京城逃窜。

临武城总兵莫耀是一个昏庸无能的人,如果在太平年月,他还可以将城池治理得不错,但是遇到战事立刻就慌张了,特别是听到大元帝**队连克三城,杀人如麻的消息时,更是惊慌失措,除了叫手下士兵全部上城墙加强防御外,却是想不出其他任何办法应对,只是用特快军马向朝廷上报急件,请求朝廷派大军支援。所幸大元帝国的军队兵临城下后并未马上发动进攻,而是先驻扎在城外十里处。

今日是大元帝**队来到临武城外的第二天,莫耀站在城墙上,看着城外连绵数百里的大元帝**队营帐,愁云几乎堆满了他胖胖的脸庞。内心里暗自在祈祷,朝廷的援兵没有到以前,千万别攻城啊!

其实大元帝**队刚至,还未摸清临武城内的情况,暂时是不敢发动贸然进攻的。莫耀内心惶惶,紧闭城门,加强城墙上的士兵防御和巡弋。旁边站着的副将关鹏、刘吉夜以及众参将均是面现愁容,只因他们知道如果仅凭莫耀防守临武城,迟早会有城破的一天。作为莫耀的部将,他们对莫耀的军事才能自然心知肚明。而且,据说大元帝**队中还有高来高去、呼风唤雨的修真者,临武城现在看来安全,但一旦大元的军队发动攻城,恐怕就是一边倒的局面。

“大人,城墙上风大,我们还是下去吧!”

副将关鹏小心地说道。

莫耀脸上横肉摆动,担忧地再次望了远处的大元军队连营一眼,叹了口气,眼中忽有一丝狡诈的光芒闪过,只是众将也都在关注敌营,竟是没有发现。

“大元军队挟万钧之势,一路攻来,势如破竹。唉,我们大风的军队却是孱弱无比,一触即溃,这战事真是太难了。”莫耀摇头晃脑地说道。

另一副将刘吉夜书生模样,文质彬彬,鲜亮的盔甲穿在身上显得不太合身,人也显得瘦弱不堪。他接过话茬道:“大人此言差矣。我大风军队连战连败,并不是败在战力不如对方,而是败在准备不足,缺乏修真者的加入。大人不是向朝廷上了紧急奏折请求派遣修真者前来么,相信只要他们能如期赶到,就算大元的军队攻城,我们也是不怕的。”

见刘吉夜话语中竟有责备自己之意,莫耀恼怒地瞪了他几眼道:“你懂什么,边关连失三城,难道这三关的守将还不骁勇善战么?可是在敌人的攻击下没有一人能坚守超过一天的。大元的军队据说人人身高八尺、样似恶魔,他们连大风森林那等凶恶的妖兽盘踞之地都能轻而易举地跨越,还会怕我们这些普通的大风士兵么?”

关鹏、刘吉夜顿时面面相觑,这总兵大人未免太把大元的军队神魔化了吧?只是他们现在不敢反驳,莫耀这人平时独断专行,听不进别人的意见,要是再提反对意见的话,恐怕他们两人都得被撤职。罢了,只要莫耀还在坚守,那便不管他是如何想的吧,反正关鹏和刘吉夜两人打定主意,是要与临武城共存亡的。

“禀报总兵大人!”

一名士卒急匆匆走上来,在莫耀面前跪下道:“刚才城内又有一家富商携带细软家眷从南门出城了。”

莫耀面上肥肉狠狠地抖动了一下,眼神很是阴沉地道:“现在城内的富商还有多少?”

士卒道:“回禀总兵大人,现在城内富商不足百家,还有大量的百姓正在准备离开。估计到明日这个时候,城内的百姓将会出走一半,富商更是会倾城而出。”

莫耀脸色更加阴沉下来,摆了摆手让士卒离去。近百万人口的城池,短短一日便已出走近十万,而这个数量会随着时日逐渐增加。这充分表明了临武城的百姓对莫耀不信任。

“关副将、刘副将,你们继续在城墙巡逻,我带人到城内看下。”莫耀扬手招来亲兵,匆匆下了城墙。

关鹏、刘吉夜躬身领命,目送莫耀下去消失在人群中。

“唉,总兵大人完全是长敌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我们的军队本来就士气不足,总兵大人却还是这样一个说法,我怕最后不仅城内的百姓走了,就连我们的士兵也会开小差的。”关鹏苦笑着说道。

刘吉夜眼睛发亮,说道:“他能认识到敌人的强大也是好事,至少不会盲目轻敌。”

两人顺着城墙一路巡逻而去,见城墙上守卫的士卒俱都精神抖擞,聚精会神,不由都暗中点了点头。这防务其实是刘吉夜负责的,他虽然看来文弱,但在军中素以铁腕出名,论声望,莫耀这个总兵大人甚至还不如刘吉夜。

不知不觉巡视了一个多时辰,两人正准备下城墙,忽然见城内一匹快马疾弛而来,扬起的灰雾冒起老高。关鹏和刘吉夜同时眉头一皱,平日他们交代属下万不能在闹市中骑马飞驰,以免误伤老百姓,怎地在这样敏感的时期还有人敢违抗军令?快马瞬间到了城墙下,马上一士卒翻下马鞍,疾步上了城墙,刚好出现在关鹏和刘吉夜面前。

“好大胆子,竟敢违抗军令,你知罪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