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不是,这其实是美食直播间?(1 / 2)

加入书签

 “我是刚才打赏火箭的,主播,如果你解释不清楚,我就认为你这个淀粉是假的,你给我磕个头道个歉就行了,当然别忘了叫我的ID,说三声爷爷我错了。”</p>

“这边也是不差钱,我不要求别的,你说是淀粉就是淀粉?证明一下,我觉得能认可,就再给你打个火箭。”</p>

“两位打赏的大佬说话了,主播你快点证明下,否则就不好办了,毕竟我们也不是什么恶魔。”</p>

“估计拿不出来,这淀粉?旅游专业的主播用高中化学知识搞出来的大家就信是淀粉啊,我放个屁还说能当火箭燃料呢。”</p>

“别骂了别骂了,主播都要哭了!”</p>

林越对众人,尤其是自称唐科院的人的质疑,早有准备。</p>

他脑海中已经固定成型的高等物理、化学和生物知识中,对淀粉制造有着清晰的说明和步骤,再加上这個世界的各种科学的辅助,自然他也有相应的解释。</p>

原本地球上,已经有唐国的科学家将淀粉制造出来了,但这个世界却并没有人做到。</p>

如之前所说,蓝星的科技树点的歪了,有些地方反而落后了。</p>

当然,林越觉得,自己没有必要把所有复杂且难以让常人理解的原理都说出来。</p>

他接下来只要证明淀粉是淀粉就可以了。</p>

“那就允许我班门弄斧,把这个稍微解释一下。”</p>

林越轻咳一声,拿起了笔和纸,在上面描画出几个六边形,标注了一些化学符号,展示在镜头前。</p>

“我不想说的太复杂,关于解决酶的适配性问题的话,其实可以考虑采用像这种的模块化思路,将整条反应途径拆分为一碳化合物、三碳化合物、六碳化合物和多碳化合物这四个模块,接下来只需要找出最佳的组合方式就没问题了。”</p>

“当然,如果能够解决热力学不匹配和动力学陷阱,甚至能用蛋白质工程改造的技术,那么按照数值,一立方米的整套设备,能量充足的话,完美状态下自然可以制造出差不多五亩的玉米年产量的。”</p>

“虽然并不困难,但想要大规模工业化量产还是有一段距离,毕竟高浓度的二氧化碳不太容易获得,氢气也需要电解产生,火星这里,大气中基本上都是二氧化碳,要比地球那边制作的要容易很多。”</p>

“至于,你们怀疑这是不是淀粉,其实我也有个方法来验证。”</p>

直播间的观众们被林越刚刚这一连串专业解释给弄懵了,谁也没有发出什么质疑的弹幕。</p>

他们带着怀疑和惊讶,跟着镜头看着林越用小车拉着面粉储存罐向另一个舱室而去。</p>

很快,镜头转向了新的舱室,林越也停了下来。</p>

观众们看到,这间舱室的布景似乎有点眼熟。</p>

“嗯?调料瓶子?油?好家伙,还有锅碗瓢盆?这是厨房?”</p>

“我承认,一瞬间我以为这主播是从太空摄影棚跑到美食摄影棚了。”</p>

“太空探测站有个厨房可还行。”</p>

“好像不止厨房,还有个抽油烟机?我看那边还有个灶台?求问,这是不是唐国直播员专用探测站啊,别的地方的直播员进来还不懵逼?”</p>

“我认为的证明是淀粉:直链淀粉遇碘呈蓝色,支链淀粉遇碘呈紫红色。主播来厨房要怎么证明?”</p>

“可恶,死去的高中化学知识开始攻击我!”</p>

“人在魔都,刚出考场,看到这个发现自己大题做错了,妈蛋。”</p>

“好吧,电磁炉、烤箱和微波炉果然也有,我就知道。”</p>

“不过主播来干嘛?难道说要……”</p>

林越倒是对这个厨房并没有什么太多想法。</p>

人类搞事情都喜欢搞全套,之前剩下的物资中,也有不少是冷冻食品,需要用烤箱或者微波炉加热,甚至可以用炒锅炒一些油烟并不大的饭菜。</p>

像是那种印象里科幻片中,像是吸吸果冻那种食物摄入方式,在这个世界的宇宙深空探测中,似乎已经被彻底淘汰了。</p>

肉类就是真空冷冻包装送来,米面之类也是如此。</p>

蔬菜是冷冻的,甚至还有一些冻果干之类的零食。</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