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3章 二十年前的灭村血案(1 / 2)

加入书签

 ,人在死牢马甲成圣</p>

人在死牢马甲成圣第一卷·牢狱之灾第023章二十年前的灭村血案疤老六提了一盆菜送到江高义牢内。</p>

这是特殊待遇。</p>

“喏,吃吧!以后若能出去,别说老子虐待你!”</p>

疤老六努力挤出和善笑意,向江高义招招手。</p>

江高义蜷在角落,向香喷喷的饭菜快步爬来。</p>

江大人抬头一看,只见疤老六笑容狰狞,心肝一颤。再低头看,那盆饭菜里有鱼有肉,有汤有糕,堪称丰盛,比前几日还丰盛了几分,下一秒江大人不禁老泪纵横,悲上心头:“这莫不是老夫的断头饭?老夫是冤枉的!是冤枉的!老夫要伸冤!老夫要伸冤!”</p>

“断个锤子断!”疤老六笑骂:“高大人放心,上头早把你忘这里了,你的脑袋,稳着呢。”</p>

“那……多谢六爷。”江高义神色复杂,吃了起来。</p>

“你该多谢郑老爷。”</p>

疤老六指了指隔壁牢的郑老爷,顺便凑近,哈着脸问郑老爷需不需要客房服务。</p>

二娘刚走不久。</p>

郑老爷正在挂机。</p>

听见疤老六将这微薄的功劳推自己身上,郑老爷只是笑笑,并没有借此发挥。</p>

吃着吃着,江高义停顿,怔怔看着盘中残羹,心想不知猴年马月,才能离开这鬼地方。</p>

疤老六那声“你该感谢郑老爷”如绕梁魔咒,萦在耳侧,嗡嗡回荡。</p>

“侯爷您在打探‘白鲤村’?”</p>

江高义猛地抬头,不顾饭菜,走向牢边,隔着甬道,压低声音朝郑老爷询问。</p>

郑修闻言,微微一愣。</p>

数秒后,郑修一拍脑门,暗骂自己灯下黑,旋即朝郁闷离开、三步一回头、实则没走远的疤老六招招手:“六哥,麻烦您,备酒!”</p>

“备酒?”</p>

“上次那两壶,喝了没?”</p>

“没呢!”</p>

“你忍得住?”</p>

“忍不住!但没敢喝!”疤老六理直气壮。</p>

“巧了,上酒!郑某要与江大人把酒言欢!”</p>

疤老六如今办起事来,利索硬气,更不多问。</p>

不一会,矮桌上了,还配上坐垫。</p>

江高义眼睁睁看着疤老六分别将两扇牢门起开,恭请郑老爷串门串到自己牢内,浑浑噩噩:“世道怎么如此?”</p>

两壶好酒,一桌小菜。</p>

酒过三巡,郑老爷频频举杯劝酒,江高义面色发红,瞧郑老爷这奸商,也顺眼不少。</p>

郑将军,可是为大乾战死,他生的娃,总不会差哪去。</p>

“江大人,那白鲤村,该不会正巧真在您燕州地界吧?”</p>

郑老爷对酒桌文化深入骨髓,借机就问。</p>

“侯爷,你怎会想到打听那桩陈年命案?”</p>

江高义不愿学老六等人称呼郑修为“郑老爷”,总觉得市侩、落了格局。可称呼“侯爷”则不同了,郑修可是正儿八经顶着“忠烈侯”的爵位,与郑修深交,并不丢面儿。</p>

“陈年,命案?”郑修一愣。</p>

“这事……”江高义神情闪烁,犹豫几许,但仍是咬咬牙让郑修保证绝不向第三人提起,才将他所知道的徐徐道来。</p>

他所知道的“白鲤村”,在燕州与荆州交界,但属燕州管辖。</p>

在二十年前,两州交界,有一小村,名为白鲤村。</p>

那里一共有二十六户人家,北蛮之乱持续了整整五年,国内萧条,民生惨淡,山贼四起,团伙作案。</p>

而在某夜,白鲤村被血洗全村,那白鲤村全村二十六户人家,共四十九位村民,无一活口。</p>

如今,白鲤村遗迹只剩一片荒野孤坟,残垣断壁,无人问津。</p>

若不是江高义在燕州当官当了几十年,曾接手过这桩灭村惨案,说不定未必记得。</p>

“二十年前?二十年前?二十年前?”</p>

郑修一拍大腿。</p>

他在仔细确认,那白鲤村是不是坐落于一片小树林里,一旁有峻岭陡峭,官道笔直。</p>

得到江高义肯定的答复,郑修表面上不露声色,再次劝酒。</p>

“可为何此事,不得向第三人提起?”</p>

郑老爷又问。</p>

一旦说开,江高义没有隐瞒,说是这桩灭村惨案,在当时山贼并起的世道,并不奇特。只是奇特的是,这事本该由地方衙司负责记录,可没多久,皇城刑部尚书亲自骑千里马连夜兼程,抵达燕州,提走卷宗,火速结案,甚至,还下达缄口令。</p>

郑老爷面露古怪:“是不是后来说是病死家中的上一任刑部尚书,曲不归曲大人?”</p>

“正是曲不归,曲大人。”</p>

曲不归果真一去不归。</p>

江高义纳闷问起为何郑修会问起这桩陈年旧事,郑修随口胡诌,说是有人要与他做生意,自称出身自白鲤村,郑修觉得对方不是好人,才派人去查。江高义恍然,这理由合情合理,白鲤村如今不复存在,定是一场误会。</p>

酒过五巡。</p>

江高义入狱至今,今儿算是三个月来最快乐的日子,兴在头上,借当年山贼当道的破事,江高义又说若不是郑将军当年一路杀到北疆,深入敌国,将敌人杀破了胆儿,这场僵持了五年的北蛮之乱未必能在二十年前尘埃落定。而后,外乱平定,才有了如今的天下太平。</p>

江高义言语间透露出对郑将军的仰慕之情。</p>

郑修年幼时便听无数人吹嘘过老爹的功绩。</p>

但其中有着夸张之处。</p>

因为据说当年郑将军带着一万大军,杀入敌阵,一路杀到北蛮都城。最后一万士兵与郑将军战死,只有未上战场的军师活了下来。</p>

后来军师返回朝中,说郑将军突生神力,一万将士血肉骨骸,如一件铠甲披在身上,天上血云滚滚,漫天血气汇聚成河,自天倾下,压向对方城池……是不是听着十分荒唐?</p>

是的,荒唐。</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