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解缙倒台(下)(1 / 2)
永乐五年三月安南叛军残部搦战于富良江,张辅与沐晟夹岸迎战,柳升以水师横冲其阵,大败敌军,斩首数万级,因天旱水浅,安南兵纷纷弃舟逃走,明军追至时江水忽然大涨,遂乘胜急进,安南兵大多被歼。五月,明军追击至日南州奇罗海口,安南军队残部全军覆没,胡氏父子仅以数舟逃遁,明军在当地百姓协助下,擒获胡一元及其子胡澄,随后又擒胡汉苍和伪太子胡芮,全部槛送京师。明军出师仅一年,就大获全胜,消灭了篡位的胡氏政权,得府州四十八、县一百八十、户三百十二万。
仗打完了,可事情还没完。那就是打下来的安南四十八州府,一百八十县,三百十二万户该怎么办?!为了征讨安南,大明也付出的极大的代价,将士客死异乡,西南各省人力、物力、财力损耗巨大,就这么白白送出去,送给一个没见过面的陈氏后人,这如何让人甘心。
只是,朝廷一开始打着就是为安南陈氏讨伐胡氏叛逆的旗号,这才得到了安南百姓的人心,朝中的文官中也有很多官员认为让安南自治是最好的解放方法,这才是天朝上国的仁者无敌,也顺应了《祖训录》内提到的不征国的说法。
无奈之下,永乐帝只能先让张辅先在安南寻找陈氏子弟,看有什么适合的人选。至于陈天平在南京城留下的血脉,就这么暂时消失了,永乐帝并没有把事情做绝。
在张辅寻找陈氏子孙的过程中,张辅向朝廷报告说,安南当地耆老百姓一千一百二十余人在军营请愿:“陈氏为黎贼杀尽,无可继者。安南本中国地,乞仍入职方,同为内郡。”
这样的消息,的确会让人怀疑。但是,王千军并不认为这一切都是张辅弄出来的戏,因为军中除了有监军太监外,更有随军的文官,用来记录各种战功与战报。这些文官可不跟武将们一条心。为大明立下汗马功劳的张辅也没必要冒这个险,来演这么一出戏。
叛国者,每个国家都会有,更何况安南本来就是中国之地,只是后面独立过去的,安南境内有很多的汉移民,还有很多内心向往强盛明朝的人。这些人现在在安南也算是一股势力,一股希望安南能够回归大明的力量。虽然这股力量并不是太大,但已经给了大明足够的借口。
民心所向,这就是永乐帝所需要的。永乐五年六月,朝廷正是下诏,改安南为交阯,设立布政司、都指挥使司和按察司,并设立府州县等机构,自汉唐之后,安南又一次成为中国领土。
只是开疆扩土的成就感并没有让永乐帝兴奋多久,永乐五年六月底,徐皇后病倒了,健康状况不断恶化,太医们束手无策,连佛道两家派来的圣手都没有办法。如果不是徐皇后拦着,愤怒的永乐帝早就下旨,处死几名办事不利的太医了。
徐皇后感受到自己时日不多,一道懿旨召燕梓与王千军进宫。燕梓是徐皇后看着长大的,也是徐皇后亲自主婚的。当年北平城之战,燕梓为她挡下的那两箭她一直记得。所以徐皇后一直命人照顾着燕梓,但也因为燕梓的倔强,徐皇后没有给太多东西。她现在就想再看看燕梓几眼。
至于王千军,徐皇后有自己的用意,一个就要死去的母亲,最放不下心的还是自己的丈夫、儿子。她的丈夫,她的三个儿子都是英雄人杰,更是皇帝、太子、藩王!可就是这样,才让徐皇后的内心充满恐惧。
看到徐皇后的病容,原本那位英姿飒爽,充满自信与魅力的巾帼英雄已经不在了,只剩下一个正在跟老天争夺时间,身体瘦弱满脸蜡黄的女人。燕梓实在忍不住,几步来到了徐皇后的病榻上,跪在地上哭了起来,哭得很伤心。
王千军也跪下了,母亲跪了,儿子哪里有站的理由。看到燕梓那伤心的模样,徐皇后在宫女的伺候下勉强坐起来,摸着燕梓那哭泣的脸蛋说道:“这还是那个身穿盔甲,守护在本宫身边,身中两箭面不改色,斩杀敌军校尉的燕梓吗?!乖不哭,小王没有辜负你吧?如果是他惹你生气,本宫就让皇上打他的板子!”
小王,也就是王丛云。当然永乐帝想杀王丛云,徐皇后本来不想救的,因为王丛云辜负了燕梓。可最后,在燕梓的哀求下,徐皇后才为王丛云说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