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真话难说(中)(1 / 2)
今天晚上,又轮到了王千军当值了。功夫要练,锦衣卫之职不可懈怠,这就是王丛云不能打折也不能讨价还价的要求。除非王千军伤病到不能下地,不然王千军就要完成自己的任务。没办法,全身都是瘀伤的王千军也只能强忍着痛楚站在宫内文渊阁的门外,守卫着宫中的安全。
文渊阁,这可是个了不得的地方,因为它正是大明权力中心所在,大明的内阁!按照规定,内阁阁臣必须十二个时辰在文渊阁内候命,随时准备参预机务。当然,身为内阁阁臣,总不能永远都吃住在文渊阁内,一般是七天一换,这日刚好轮到了七人内阁之一的杨荣当值。
永乐帝的内阁七人,最出名的就是解缙,不过他已经倒台了,被赶出了京城。而七人中最无名的就是杨荣,但他也是日后辅佐仁宗、宣宗、英宗的“三杨”内阁之一。
这位杨荣,没有显赫的家世,没有特别的名声,也没有过人的才识,他的崛起完全是靠着他的智慧,惊人的判断力,还有拿命来玩的一次豪赌成功的!
杨荣,洪武四年生,福建人,原名杨子荣……虽然没看过《智取威虎山》,但最起码也听过“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这句名言。还好他后来改名了,不然王千军可就有点头大了。
建文二年,杨荣考中进士,入翰林院,授予编修之职。虚岁三十岁考中进士,这成绩不是太好也不是太坏。三十岁了,不算风流才子。但比起乡下那些老童生、老秀才,甚至考了一辈子都考不中功名的人来说,他当然算是一个成功的文人。
建文朝,那是个书呆子当道的朝廷,朝中的武功一派被洪武皇帝朱元璋清理得差不多了,武勋一派苟延残喘,当然是文官一派权倾朝野,结果聚集起来了一群书呆子,其中以齐泰、黄子澄、方孝孺为代表,齐泰、黄子澄这两个书呆子既是建文帝的忠臣,也是害建文帝失去江山的谗臣。
还好,混在一群书呆子中间,杨荣没有成为书呆子,不然也就没有了日后的三杨。建文四年,建文帝失踪,当时还是燕王的永乐帝率领靖难军进入京城。意气风发的燕王此时已经在想,接下去他要怎么辞让臣下的劝进请求,最终怎么无奈地接受皇位,成为大明新的皇帝。
可就在燕王向皇宫大殿进发时,这位杨荣很不怕死的出现在了燕王的面前,拦住了燕王的去路。这时间,南京城才被刚刚攻破,城内还残存着无数建文余党,一个文官突然冒出,出现在燕王的面前,极有可能是要为建文殉难,行刺燕王。弓箭、钢刀、长枪,随时都可能让杨荣死在燕王的面前。
杨荣当然不是要为建文帝殉难,士为知己者死,女卫悦己者容。建文帝以普通官员的方式来对待杨荣,杨荣当然是以普通臣子的方式回报失踪的建文帝。那时的杨荣完全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的将来进行一场拿自己性命,还有全家老小的命来进行的一场豪赌。
杨荣就向永乐帝问了一句话:“先谒陵乎,先即位乎?”
杨荣这是在问,永乐帝是先去为洪武皇帝祭陵呢?还是先去宫中即位?这可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当时的燕王以靖难的名义起兵,借口就是反对建文帝和逆臣破坏洪武皇帝定下的祖制!现在京城已破,建文帝失踪,燕王有点翩翩然了,差点把最重要的给忘了。要让天下的臣民信服,承认他合法的皇位,那尊祖制的口号还要喊下去,戏也要做足了。
燕王没有再废话什么,直接下令全军改变方向,先去祭拜洪武皇帝的陵寝,回头再进宫。也就这样,杨荣这个人引起了永乐帝的注意,再加上平日的良好表现,很快就成为文臣七人内阁之一。
杨荣这个人,有胆量,更是一个善于谋划和判断的人。平日里碰到王千军这些锦衣卫也是十分客气,并没有因为文武之分而看起不武将,或者是因为身份特殊而将当值的锦衣卫当成一般的侍卫看。有几次,闲来无事的杨荣还找王千军这位道衍的高徒谈论儒家学说。王千军可不会傻到在这么一位文臣面前宣扬他的那套疯狂理论,最多也就是拿王阳明的心学出来谈谈,杨荣似乎对王千军的尽心说很感兴趣。
“六百里加急,军报!”原本还在全身不舒服的王千军听到远方传来的消息,整个人马上挺起了胸膛。六百里加急,还是军报。肯定是大事!不是西南那边就是北方,王千军赶紧从来人的手上接过军报,快步地进入文渊阁。这时杨荣也已经起身,即便是半夜,当值的阁臣也不能睡死,要随时清醒处理突发大事。
打开军报,杨荣看了一眼马上对王千军说道:“宁夏卫的六百里加急,马上禀报皇帝。”
深更半夜的,永乐帝肯定早就睡下了,没睡下的话,也不知道是在哪位妃子那边繁衍着,这个时候去禀报还真是麻烦。但永乐帝可不是什么昏君,边境大事晚上半刻不通知可是要掉脑袋的。王千军赶紧跑去通报值班的太监,再由太监去禀报永乐帝,随便批了件外套的永乐帝就这么出了后宫,来到了王千军的面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