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3章 清君侧(2 / 2)
“耍笔杆子的酸丁,还真以为主上的基业是靠他们打下来的不成?”廖山河不是笨蛋,哪怕再看不顺眼文官们的酸作派,也只敢在心里暗暗咒骂。
李中易那可是老官僚出身,他当然知道文人知识分子们,既贪五斗米,又要端架子的臭毛病,也早就见怪不怪了!
“诸公请坐,来人,上茶!”李中易拱手作了一圈揖,不慌不忙的把礼节做到了位,文官们这才满意的纷纷坐下。
主上也太过善待文人了!
文人们简直没把山长放在眼里!
区区几个酸秀才而已,竟敢拿大?
连站都站不直,靠他们打天下,门儿都没有!
文人知识分子们端架子的恶劣行径,惹来了武将们的极度不满,一个个横眉冷对!
李中易察觉到了节堂内气氛的异样,却直接当作了空气,文武互不服气,自古以来莫不如此。
武将们有军法约束着,不能干的事都白纸黑字的写在了条令,谅他们也没胆子造次。
至于文臣们嘛,他们手无缚鸡之力,只能靠嘴炮骂人,有啥可担忧的?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李中易一定会采取文武分治的架构,绝对不可能允许不懂军事的文臣,干预军事。
将来的枢密院,很可能就是李中易领导下的军部,文臣未奉上命,不得干预枢密院的事务。同理,武臣擅自干预政务,也要掉脑袋!
历代优遇文臣,打下天下之后,采取以文制武的基本国策,也不是没有道理的。从根源上说,文臣读书多,心里的条条框框多,哪怕是掌握了一定的兵权,也少有造反篡位之辈。
等大家都坐稳了,换过一遍茶水后,李中易开门见山的说:“不瞒诸位说,杜太贵妃已经到了齐州。”
“什么?”
“啊……”
“怎么会这样?”
和正襟危坐着,大气不敢出半口的武将们不同,文臣们纷纷忍不住大发感慨,一连串的惊叹声,将整个节堂装扮成了菜市场。
原本就看酸文人不顺眼的武将们,越发被惹怒了,他们没胆子当场破口大骂,却敢用愤怒的眼神,挨个丈量着文臣们的脖颈。
李中易没读过多少圣贤书,但他心里比谁都清楚,文臣们虽然大部分贪财怕死,却也有一些读书读傻掉的硬骨头。
想当初,文臣们为了所谓的统绪问题,硬是冒着杀头灭族的巨大危险,和大明朝的嘉靖皇帝正面斗争了很多年,闹出了著名的“大礼议”。
李中易是一位超级现实主义大师,他严厉管军,那是担心太阿倒持,反噬其主。五代之间的王朝更替,几乎无一例外,成了武将们表演的专属舞台。
至于文臣嘛,他们手无寸铁,在态度上稍微优遇一些,李中易不仅没有任何损失,反而容易博得开明的好名声,何乐而不为?
退一万步说,某些文臣若是起了逆反之心,李中易只需派出几名衙役,便可轻而易举的令其束手就擒。
李中易喝下半盏茶的工夫,文臣们的躁动情绪,才在刘金山的厉声约束之下,渐渐的平息了下来。
州吏出生的宋云祥,见了眼前的这一幕幕没规矩的事,他没怎么生气,心思却不由自主的飘远了。
自古以来,只有马上打天下,却无马上坐江山的道理,从长远来看,文臣们会渐渐得势。
只是,宋云祥心里的隐忧,一直没办法说出口。史书上写得明白,皇朝初立之时,因为将星云集,国战颇多胜绩。
然而,到了和平时期,能说会道、善于揣摩上意的文臣们,靠着奸巧的心机,一定会把武将们压在脚下。
宋云祥也有些吃不准,李中易如此优待文官,难道就不怕武将们吃醋,闹出是非来?
文人的心思,宋云祥这个州吏其实也猜不太准,但是,却瞒不过李中易的眼睛。
杜太贵妃携曹王来投的意义,说句大实话,武将们大多是不懂的!
可是,饱读诗书的文官们,却个个都喜笑颜开,心花怒放,乐不可吱!
以李家军之强悍,只要先帝的血脉曹王到了手中,即可名正言顺的打着曹王的旗号,玩出清君侧的老戏码,天下只怕是转眼间便要易主了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