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4章(1 / 2)
人类是杂食动物。
虽然人类的肠道是人身高的四到五倍,总长度在六点五米到八点五米之间,和食草类动物的肠道相像,但若是前往非洲,看看那些还依靠原始手段狩猎的部落,就能发现人类是多么优秀的猎手,其捕猎的成功率,远比那些威风八面,看上去就霸气十足的大猫们要高得多。
而人类之所以能够成为优秀的猎人,人类身为灵长类和其他食草动物不同的眼睛构造占了很大一部分功劳。
和那些最优秀猫科动物猎手们一样,人类的眼睛也是处在同一平面的,虽然在一开始,人类和其他灵长类动物们共同的祖先之所以进化出这样的一双眼睛,为的是能够更好的在树上生活。
相比于食草类动物那种似乎三百六十度的单眼视角,灵长类动物眼睛的构造虽然无法获得那么大的角度,但双眼视角的重合,却能够更好的确定物体的距离,在树上“荡秋千”的时候,这样的眼睛显然才能确定树枝的距离,更好的抓握住看中的树枝,若还是像其他食草类动物那样的单眼视角,只怕灵长类的动物早就全都死于地球母亲的重力了。
但人类这一支却成为了异类,成功的把祖先们为了更好的生活在树上才进化出的眼睛给用偏了。
也许是环境的变化,又或许是食物的短缺,人类最终离开了森林,离开了树木,到了更加开阔的平原之上生活,而这个时候,灵长类那酷似猫科动物的双眼构造就成为了利器。
因为除了能够定位树枝、果实这一类静止的物品之外,灵长类的眼睛同样能够定位移动的物体,这对于捕猎,确实是非常有用的技能。之后的人类,腿越长越长,手指越来越灵活,脑容量越来越高,越发变得善于捕猎起来,彻底走上了和其他灵长类的动物不一样的道路。
当然,有利就有弊,这样的眼睛,带来的也不全是好事。相比于视角广阔的其他食草类动物,灵长类动物因为视角狭窄,所以必须抱成一团生活,靠团体的力量才能警戒四方,不留死角。
这样的劣势,自然也存在于人类的身上。而到了人类进化为智人,学会生火,开始营建房屋,建造篱笆,隔绝野兽之后,似乎已经消灭了眼睛带来的劣势。
但身体上影响却始终会带来心理上的影响。
人类的眼睛适合定位某一个特定的猎物,防之心理,则是人类是很容易注意到一件事物,并为之全力以赴,但能够越过这件事却注意到其他的事物,统领全局的人却并不多见,而全知全能,不留任何死角更是只存在于神话和YY之中。
人类当然也不是没有注意到自己的问题,所以,和其他灵长类动物依靠团体来警戒捕食者一样,人类也习惯依靠团体的眼睛来获得更多的消息,依靠团体的智慧来用这些消息得出更好的结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