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德往事1(1 / 2)
对于王承宗的桀骜不驯,唐宪宗的态度很明确,其决定不惯着这个小伙计,冲动的唐宪宗决定武力教训一下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王承宗。
元和五年,唐宪宗派遣宦官左神策中尉吐突承璀亲率河东军、义武军、卢龙军、横海军、魏博军、昭义军六镇十数万兵众讨伐王承宗,因为朝廷的低估,加之各个藩镇互相协调不动,使得六镇兵士在与成德军交战之中处处落于下风,整个讨伐大军最终无功而返。
虽然王承宗最终击败了朝廷的联军,但整个成德军镇也是损失颇为惨重,庄稼颗粒无收,饥民哀鸿遍野,朝廷失败了,也无力继续征讨成德军,双方陷入了一个短暂的沉默状态,含元殿内,唐宪宗一个人坐在空荡荡的大殿之内,他独自一人品尝着失败的苦果,虽然这次他失败了,但作为帝王,唐宪宗是不可能低头的,他在等待一个结果,一个从成德节镇传过来的结果,很快唐宪宗就等到了那个结果,那就是王承宗的求和降表,王承宗的使者到了长安,按照君臣仪节向唐宪宗递交了自罪降表,大家都是心知肚明,朝廷此刻也需要这个台阶,于是唐宪宗和宰臣们商量之后,赦免了王承宗的罪过,把恒冀深赵德棣六州都交给他,正式承认了其成德节度使的地位。
强扭的瓜不甜,既然大家都在演戏,自然互相继续着不信任的状态,双方都在私下暗自的蓄力着,准备着下一次的较量。
很快,朝廷就找到了由头,那就是王承宗勾结淮西节度使吴元济。
吴元济,沧州清池人。吴元济之父吴少阳为淮西节度使,治蔡州,也就是如今秦宗权的大本营。唐代宗、德宗以来,淮西镇勾结河北诸镇,有与朝廷离心之势,逐渐成为了唐廷心腹大患。
宪宗元和九年,吴少阳死,吴元济匿不发丧,伪造少阳表,称病,请以元济为留后。朝廷不许。元济于是遣兵焚舞阳、叶县,攻掠鲁山、襄城、阳翟。宪宗发兵讨伐淮西叛军。时河北藩镇中,成德节度使王承宗、淄青节度使李师道都暗中与吴元济勾结,出面为之请赦。
元和十年,淮西节度使吴元济谋反,宪宗委任武元衡统领军队对淮西蔡州进行清剿。引起与淮西勾结的成德节度使王承宗、淄青节度使李师道等割据势力的恐惧,决定刺杀武元衡等主战派大臣,以救蔡州。李师道及其募僚认为:“天子专心一意地声讨蔡州的根由,在于有武元衡辅佐他,请让我秘密前去刺杀他。如果武元衡死了,其他宰相不敢主持讨伐蔡州的谋划,就会争着劝说天子停止用兵了。”
李师道便遣人伪装盗贼,焚烧河阴粮食,企图破坏唐军的军需供应;又派刺客入京刺杀武元衡,砍伤裴度,企图打击主战派。
元和十年六月三日,报晓晨鼓敲过,天色未明,大唐宰相武元衡即启门户,出了自己在长安城靖良坊的府第车门,沿着宽一百步的道路左侧行进,赴大明宫上朝,刚出靖安坊东门,被躲在暗处的刺客射灭灯笼遇刺身亡,同时上朝的副手裴度同样遇刺受伤。
面对着京师内的恐怖气氛,宰相被杀,大臣们纷纷不敢前去大明宫内上朝,唐宪宗却丝毫不为动摇,其继续命以裴度继武元衡为宰相,主持讨伐淮西叛乱事宜。
朝廷和叛军两方相持数年,直至元和十二年十月,唐邓节度使李愬在降将李祐导引下,于雪夜奇袭蔡州成功,破城俘元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