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以后哥哥罩着你(1 / 2)
彻底搞定了最高检,徐钦心里说不得意是不可能的。尤其是想起都察院现在仅剩的两位堂官,那种俯首帖耳的模样,徐大少真的是很想笑。
“怎么?这下彻底把都察院给解决了?”
朱雨宁见他脸上的表情,大致就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于是一边日常行使自己“大妇”的特权,一边问道。
“差不多,陛下直接革了解敏,并责令都察院全体整顿一个月。”徐钦也没什么好隐瞒的,而且本来此事她就算是已经参与了其中。
“没想到皇祖父竟会如此决绝!”对于这个结果,朱雨宁倒是显得有些意外,尤其是后一个对都察院整个衙门的连带处罚。
本来她以为,按照朱元璋的一贯作风,就是一怒之下直接杀了解敏都并不让人意外。毕竟这次解敏可以说是丢了他的脸面,丢了朝廷的脸面。只是这都察院是他整顿吏治的一把快刀。
毕竟锦衣卫的特务恐怖统治是在太过严苛,大多数时候只能用在一些关键的地方,作用实在有限。所以都察院就需要负责真正的日常监督,保证官员们能够时刻严于律己。这样一个要害部门,居然被皇帝陛下这样公然打脸,大概是正常人完全想不到的。
“其实此事圣上也并非没有更深层的考量,为夫下来之后也仔细想过这个问题。首先是圣上既对都察院寄予了厚望,那自然要求本就会更严格一些,我记得圣上之前就亲自劝勉过都察院,要以身作则,为百官之表率。可至少是从我出仕以来,这都察院可就没什么太好的表现。曹铭弹劾蒋献、弹劾我、弹劾秦王、再到这次闹出这种事,哪一次他们不是栽了的?再加上之前曹铭时常连圣上的面子也不给,不止一次给圣上难堪,这怨气日积月累下来,可不容小觑。也正是因为日后还要倚仗都察院清肃吏治,这才借题发作,给这些人敲一个警钟。”
陪伴在中华上下五千年来最危险君主之一的身边,徐钦的操作水平正在快速的提高。不但行事格外小心,而且还对揣度朱元璋的心思这件事非常上心。这倒不是说他准备以一种特别的姿势名垂青史,主要还是为了不给接下来的这两年找麻烦。
“嗯,这倒也是。看来外面传言夫君大人谗言媚上,也并非空穴来风呀!咯咯咯…”
面对朱雨宁的调侃,徐钦现在还真是没什么太好的办法,毕竟她现在身子越来越重,就算是徐大少爷不得不小心翼翼地对待她,莫说是动手动脚了,就连说话都是格外小心的。
“还有一点,不过这纯粹只是我的猜测。”面对这种情况徐钦只能不声不响地混过去,转移话题无疑是一个极好的办法。
“什么?”
“我觉得,圣上现在对文官集团有些警觉了。”
这件事也确实算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而且徐钦自己也更多的是一种感觉,所以有必要和朱雨宁这位他最信得过,而且也有能力给点参谋意见的人说一说此事。
“哦?何以见得?”
“真凭实据倒是没有,更多的是一种感觉。尤其是今天在御书房里,圣上在考虑对解敏的惩处之时,本来之前他都还有些犹豫
镇国永乐啃书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啃书网推荐阅读:一顾景满楼
的,可是大理寺卿唐盛和刑部侍郎王良二人,最开始竟都有些想为解敏说情的意思。圣上察觉之后,很快就把我推了出来,他明知我极有可能整解敏,还如此急迫地推我出来表态,然后很快就下定了决心,肯定不止是对我恩宠有加这么简单!”
徐钦这人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看事比较客观,大多数时候不容易被自己的主官情绪影响。
对于朱元璋一直以来对自己表现出来的宠信,他心里并没有太多的飘飘然。因为他自己很清楚,之所以自己能获得这种旁人看来典型的“媚主宠臣”的地位,并非是因为朱元璋真的被自己拍马屁拍昏了头,而是由于自己有“预见性”这样的逆天金手指,迎合了朱元璋的所思所想,替他解决了不少的麻烦而已。两人之间的关系,绝非是始皇帝和赵高,汉武帝和江充之流的关系,朱元璋更容不得他有半点真正的恃宠而骄。
“如此说来到让妾身想到了一点。以前父亲在世的时候,有一次皇祖父和父亲谈话,皇祖父就对父亲说过,为君之道在于平衡,文武之道皆为国家根本,文盛则国安、武强则国泰,且不可一家独大,未来即使是要重用文臣,一来绝不可过于偏袒,二来则需进一步分而治之…嗯…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朱雨宁听完徐钦的话之后,也不知是多久的记忆被唤醒了,一边努力地回想,一边对徐钦说到。
“这就对了!陛下心里很清楚,未来文臣势力会越来越大,他虽然也乐见其成,却也不会真给他们一家独大的机会!圣上想要的,是好几个势均力敌的文臣集团。”朱雨宁这个提醒倒是也让徐钦想起一件事,一年多以后的南北榜案!
表面上南北榜案是朱元璋为了平息北方人民群众心里的怨气,维护社会稳定,但未必就没有在江南文官集团中撕开一个口子的想法。因为这个案子,不但南方官僚集团倒下去一批,而且在朝廷取士上形成了象征性的南北均势,为后来文官集团的天然分裂创造了温床,也让文官集团内部的复杂性显著上升,再也无法形成合力。
“回顾”明帝国前期的朝堂生态来看,这个帝王逻辑是客观存在的,要不是土木堡那场令人万万没想到的意外事件几乎将帝国的勋贵集团一锅端了,仅仅是文武之间的平衡要彻底打破都至少还要几十年的光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