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选择(中)(1 / 2)

加入书签

 庆祝元宵节,晚上加发一章。WWW.x23us.com

——————————————————————————————

莫雨估算了一下,整个主洞内约有四百名黄巾军。如果据住洞口死守的话,还是有希望将他们一点点耗光的。但如果选择击杀中央的首领,万一人质被杀,任务失败,那就得不偿失了。所以他最终选择了更保守但相对稳妥的办法。

“铁枪突击!”

十名长枪兵突然从岩壁后现出身形,双手平端着锋利的长枪快速向前方跑去,身后还紧跟着三十一个仓促的身影。洞底的广场上,数百名黄巾士兵惊愕的抬起头,呆呆的看着这群突如其来的入侵者,连武器都忘了举起。只有那名端坐在祭坛上的黄巾首领怒吼一声,抄起身边的金银虎头双钩猛地跃了起来,在人群中迈开大步,眼看再有两个跨步就要截住这支小队伍。这时其他黄巾士兵才猛然反应过来似的,纷乱的拿起刀枪围了过来。

不能被挡住,如果在平地上被四面围攻,这点士兵几个照面就会被杀光。此刻,他们已经冲了有一半的距离,第一队冲击的枪兵其势已颓,莫雨立刻指挥另外十名长枪兵发动铁枪突击,顶到了前面,同时自己则斜斜划了个弧线,向黄巾将领迎了上去。

“当”的一声巨响,他连续退了三四步才稳住身形。铁枪一摆,又挑飞两名欲图捡便宜的黄巾士兵,嘴角却渗出一丝红艳艳的鲜血。绝对是猛将级的实力,虽然只有初段不像孙仲巅峰级那样恐怖,但还是稳压只有精英将领级中段的莫雨一头。

那名黄巾首领看到有人挡住了自己的攻势,心头更是怒火大盛。右手金钩当头一劈,左手的银钩却是兜了个圈,朝莫雨手中的铁枪圈来。他这双钩锁拿,乃是从拳招中童子拜观音一式化来的,专克长兵器。一旦被他近了身,后招绵延不断,非要把敌人的兵器下掉或者持枪的手指削掉才算罢休,端的是厉害非常。

还好莫雨并不想恋战,一看手下士卒已冲到关押人质的洞**前方,立时施展了一式“游隼式”,飞快的退了回去。那将虽然力大招狠,但奈何速度并不快,只能跟在后面徒呼奈何。等他赶将过去,莫雨已经用孔雀式把最后六名黄巾力士一一击杀了。从洞顶望下去,偌大的广场被两次长枪兵的突击趟出一条血光大道,道路中躺着足有三四十名黄巾军尸体。

莫雨立在路口心中不由大喜,这里的地形实在太好了,当初为了防止囚犯逃脱,黄巾军将其余洞口的出路全部堵死,只留了一条宽约三米的通道以供出入。只要占住了这里,能参战的人数就被限制在当面的四五个人,剩下的就是看谁的士兵更精锐,谁能坚持更久了。

他先安排五名长枪兵堵在路口,让义勇给他们加一点士气后,再把十名铁鎚力士分为五组,轮流站在后面原地施展主动特技“震荡”。震荡能让5米内的敌军陷入短暂的晕眩状态,这时长枪兵只需要攒足劲朝前猛刺就完了。

设想起来虽然很完美,但实际操作的时候黄巾军可没有配合的义务。第一个不给面子的就是黄巾力士,他们头上冒着狂热的红光,连击飞都不怕,何况区区震荡。顶着还在颤动的地面就冲了上来。虽然攻防都远逊于装备精良的长枪兵,但好汉架不住人多啊。你戳我一枪,我还你一刀,一个砍不翻你,三个四个轮着上总能把你放倒了吧。这里又不像在城墙上,玩家随时可以把受伤的士兵往后掉,在平地上厮杀,只要一人退后,整个口子就会被冲破,那就真的兵败如山倒了。所以莫雨也只能咬着牙让后面的长枪兵死一个顶一个上去,一步也不敢退。

可即使如此,脆弱的平衡也没维持多久。刚才过来时,猛将兄被自己人堵在了后面,急的直跳脚。现下排了半天队终于轮到他了,人还未到,两道半月形的钩芒就飞了过来。猛将级与其下各个等级最大的区别就是能够通过武器将气劲外放,形成各种刀芒、枪芒、剑芒等,攻击距离远杀伤力巨大。随着实力的增加,施放气芒的长短、频率、威力也会逐步上升。这名黄巾首领才是猛将级初段,需要聚气才能释放,不过刚才憋着气排队的时候早已怒满了。

土黄色的钩芒在昏暗的岩洞里几乎很难察觉,等被发现的时候,已有四名长枪兵口喷鲜血倒了下去。剩下的一名,也随即被蜂拥而上的黄巾军淹没了,路口转瞬间宣告失守。就在无数黄巾士兵争先恐后的涌入狭窄的通道时,忽然发现前面的队伍不动了,停住了。接着五个冒着寒气的巨大冰轮从层层叠叠的人体中冒了出来,一寸一寸的切割前进。

前面的黄巾士兵眼睁睁的看着寒气蒸腾的冰轮以龟速慢慢挤进自己的身体,却连挪开半寸躲避都办不到。前后左右都是人,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莫雨的“玄冰暴斩”发挥出了最大的威力。

等到最后一寸冰轮消失的时候,整整三十多名黄巾士兵已化为破碎的冰雕,撒的一地都是。那位黄巾猛将的日子也好不到哪去,他发完钩芒时正好有个极为短暂的虚弱期,但恰巧在这时刀轮已经飞到胸前。完全是靠良好的体质硬抗,等到两边的士兵全都死光、倒地、破碎,给他腾出空间,才一侧身让了过去。

“嗷~!”暴怒的黄巾首领,双钩在胸前交叉,大喝一声。一道足有磨盘大小的光球就出现在了昏暗的通道中,刺目的光芒之外还有一道道蓝色的闪电在其上闪耀,接着他双手用力一挥,那光球就拖着长长的彗尾朝莫雨飞了过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