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主动去借人(1 / 2)

加入书签

 刘泰秉承做人不绝,日后好相见,尤其是对于自己的手下,他们可是要给自己卖命的,自己没必要把这件事情给做绝。</p>

所以说这句话时,倒相当期待的看着他们。</p>

这几个屯的人相互对视,最终有个青年站出来道:“我可以试试!”</p>

刘泰看着这站出来的小孩道,“你叫什么名字?”</p>

“我本名叫做张大,不过梁军史给我取了新名字,他说‘谁谓河广,一苇杭之。’便是河一。”这青年说到这里看着刘泰的目光却相当自信。</p>

“张河一,名字不错!”刘泰点头道,“你确定你能接任军史的职务!”</p>

“我一定可以,还请司马不要解散了我们屯!”张河一很认真道。</p>

“其他人呢?!”刘泰倒没回答,目光却向另外两个屯看了过去。</p>

说实话,虽然刘泰一直鼓励这些人学习,让军史们长期教授他们《汉书》,甚至只要他们愿意学,刘泰自己都掏钱准备笔墨。</p>

但对于将士们来说,学习认字多苦啊,这又没给自己加工资,自己何必要去吃这苦啊!</p>

毕竟实际上学习是种相当反人性的习惯,毕竟给予的正反馈太少了。</p>

就好像谁都知道主动去学习一份副业,把这份副业专研到高深处,那甚至能成为自己的立身之本。</p>

但真说起来,更多人还是更加愿意用这时间去消遣,而不是去学习。</p>

因为消遣的快乐是自己能马上享受到的,但去专研去学习至少要1000个小时起步,你才能说入门。</p>

甚至因时代发展得实在太快,尤其当人工智能出来后,谁也不敢保证,你学习到的知识,是不是已经被人工智能给替代掉了,那么自己努力学习就更没有意义了。</p>

这一件事也是如此,虽然刘泰相当努力的给战士们灌输思想,督促他们学习知识。</p>

但因为刘泰手中的权利有限,学习知识既不跟他们的工资挂钩,也不跟他们的职务挂钩。</p>

如果不是交手汉书的军史,真在撰写属于他们的历史,让他们有种传承的信仰,塑造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那也不会对自己的屯要解散而如此的感觉到耻辱。</p>

而对刘泰来说,推进部队的文化建设与思想建设,算是自己与这时代军人最大的区别了,这也是刘泰带兵的最强法宝。</p>

正是如此,刘泰对于思想工作抓得最重。</p>

自己所需要的不仅是这些人能听听《汉书》,讲讲《三国》,自己希望得是他们能为大汉再次伟大而奋斗,是他们能为让大汉复兴而努力,成为大汉复兴的种子。</p>

而思想这一种东西,单纯用口去说是没有意义的,必须要跟现实联系起来。</p>

可惜自己的权利不够大,财富不够多,那就只有在制度上让他们重视起军史。</p>

在军事制度上,至少让一小部分人能主动的去学习知识,哪怕只识字也可以。</p>

面对刘泰的注视,其他两个屯也终于有人站出来,开口道,“我们也可以!”</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