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迎改革X初次承包,招贤士遇佳人小贾(2 / 2)

加入书签

小王,一个“假小子”,说话很冲,不怕得罪人,管人特别合适,因此就让她做了车间主任,负责040微处理器主机板的生产工作。</p>

小黄,戴一副眼镜,他是我当时成立中试室时的第一个“兵”,也是我们里面年龄最小的“小弟弟”,一头天然的卷发微微发黄,因此有个“黄毛”的雅号。</p>

小黄虽然书没读多少,但天生对电子线路有兴趣,也很有这方面的天赋,因此就叫他负责040微处理器主机板的调试工作。</p>

小史,一个很可爱的病休女孩,她的父亲可是大名鼎鼎辽沈战役中起义的一个国军高级将领!解放后,转业到了上海向明中学当了一个数学教师,和我妈是同事。</p>

小史可能是受她父亲影响,很好学,在老湾区业余大学念“电子专业”的成人教育专科。</p>

小史的特点就是胆小,做事循规蹈矩,生怕出差错,因此就让她负责040微处理器主机板的工艺工作。</p>

就这样,我们成为了上海当时最早的一批承包企业的人。</p>

不过,事后回想起来,我当时的胆子也确实太大了一点,甚至大到了不计后果的地步,然而,恰恰是当时的“胆大妄为”,让我完成了我人生中的弯道超车。</p>

所谓的弯道超车,就是到了弯道,本该减速转弯了,但落后的车却反常规地突然加速......只是,弯道处可以超车,但也可以车毁人亡......</p>

`</p>

人人都渴望梦想成真,但通往梦想的道路却往往是平凡的生活。</p>

上海瑞金二路靠近长乐路的一条小弄堂,弄堂右边的一间老式里弄建筑,门口挂着一块白底黑字的招牌“高泰电讯器材厂电脑车间”。</p>

进了门,是一个天井,上面盖了一个违章的屋顶,没有窗,屋顶下的梁上吊了只25W的白炽灯,正有气无力地发出那昏暗灯光。</p>

屋中央有一张那时食堂中常见的大饭桌,周边坐着几个年轻人,桌上放着一台老式的电子管示波器,发出荧绿色的光,桌上还有一只500型指针式万用表。</p>

这就是当时我们的040微处理器主机板的组装车间。</p>

由于那时的040微处理器主机板的焊接和调试设备非常落后,加上缺少熟练的技术工人,因此组装焊接一片040微处理器主机板往往要耗费好几个小时,从而我们不得不经常在晚上加班加点。</p>

然而更困难的是:当时我们承包体内,除了我是一个“电大”毕业的专科生,小史还在念成人专科,剩下的平均文化水平只有初中,而且说是初中,实际却是“注水”的初中文化水平,因为都是在1966-1976这十年中念的书,因此我知道这是远远不够的,于是我开始招兵买马——希望找几个大学生来加入我们的承包团队。</p>

但是大学生在那个时代可是一种稀缺资源,因此我到哪里去找大学生呢,这让我毫无头绪......</p>

不过好在我回到里弄生产组后开始搞微型计算机了的消息在“电大”的同学中已经传开了,一天我的“电大”同学范春容给我来了个电话,说:“X,小赵对我说你现在缺大学生,是吗?我给你推荐一个人怎么样?”</p>

我一听顿时喜出望外,前几天我特意让小赵去范春容那里放放风,看有没有可能在老湾区科协的范围内帮我推荐几个大学生来,想不到这么快就有了结果!</p>

因此我一听范春容说给我推荐一个,赶紧忙不迭地一面道谢一面在电话上说:“好啊,好啊!这太感谢了!你这真是雪中送炭那!”</p>

然而我在高兴之余,又不禁疑惑了起来,心想:“现在大学生可是稀缺资源,这是哪个大学生愿意来我们里弄生产组这种社会最底层的地方啊?”</p>

于是我疑惑地在电话上问范春容道:“对方知道我们是一个里弄生产组吗?”</p>

我的意思很明确,那就是对方知不知道我们是一个里弄生产组,是当时社会中的最底层。</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