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露雄心再迎挑战,X要打破西方垄断(2 / 2)

加入书签

然而还没等大家回答,老葛就左手往烟灰缸里弹了一下手中香烟上的烟灰,右手拿起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开始给我们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p>

“因为石油化工是材料工业的支柱,其中金属、无机非金属材料和高分子合成材料等三大材料的基本原料均来自石油化工;此外,石化工业在农业领域的氮肥占化肥总量的80%,还有农用塑料薄膜,包括轻工、纺织工业等也都是石化产品的传统用户。”</p>

“一句话:各工业部门都离不开石化产品!但中国太大了,因此金山石化总厂的装置成套引进后,虽然经济效益不错,但对偌大一个中国,区区一个金山石化总厂远远不够。”老葛一面说一面摇着头。</p>

“那就再引进几套好了。”这时小宋在一旁插嘴了。</p>

老葛听小宋这么说,不觉讥讽地冷笑了一下,说:“再引进几套?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吗?!要知道引进这样一套装置至少要十几亿——那可是外汇,不是人民币!”</p>

“要十几亿?”大家听了不禁双双吐了下舌头,因为十几亿对那时的我们来说,可不仅仅是一个天文数字,因为对于每个月只拿着¥36元工资的人来说,十几亿是一个什么概念,实在难以想象。</p>

“你们知道这十几亿意味着什么吗?意味着中国至少需要出口几亿件的衬衫,外加同样数量的猪肉,还有鸡蛋,才能换来进口这套装置所需要的外汇!”老葛见我们一副吃惊的样子,就进一步给我们上起了外贸课。</p>

“难怪,我们现在买布要布票,买肉要肉票,买鸡蛋要蛋票,原来都是出口去了!”老刘的反应比较迅速,马上从老葛的话中联想到了那时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买什么都要票的情况。</p>

老葛说的是实话,老刘的理解也没有错,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中国,基本是一个农业国家,工业还很落后,因此很多工业设备和产品都必须进口。</p>

但当时我们的国家没有这么多的外汇,能够拿得出手出口的,就只有农副产品和一些纺织品,因此我们不得不自己勒紧“裤腰带”,把省下来的农副产品和纺织品出口去换外汇,然后再进口自己需要的工业品。</p>

这里有一组数据:</p>

1984年,中国的人均GDP才¥700元,如果按现在的汇率算,当时中国每年每人才贡献区区$100美元!</p>

当时全国的GDP才¥7000亿元,还不及2019年的福建泉州一个三线城市!</p>

因此当时中国的国力确实不允许大量进口这类成套的大型化工装置。</p>

`</p>

“那现在国产化得怎么样了?”我听老葛这么说,不禁触动了我内心深处的民族情怀,于是就在一旁心急地问道。</p>

“不要急,这故事才刚刚开始!”老葛见我一副着急的样子,就又吸了一口烟,然后慢悠悠地喝了一口茶,说道。</p>

“一个化工厂,说白了就四样东西——化工原料,对我们来说就是石油,然后是化工反应装置,接着是生产工艺流程,最后是控制系统。”老葛又给我们上起了有关化工厂的专业课。</p>

“其中化工原料不是问题,因为石油我们有大庆油田,化工反应装置无非是一些反应釜或反应罐,再加上一些管道,这些我们也都能自己造,不过生产工艺流程很重要,这是一个化工厂的核心,但我们经过几年的使用,对这套装置的生产工艺流程已经基本都掌握了。”老葛说到这里,把手中烧得只剩一个烟蒂的烟头往烟灰缸中按了按,然后喝了口茶,这才继续往下说。</p>

“最后是控制系统,这是关键中的关键!一个化工反应,不管你是什么生产工艺流程,无非是对压力、温度和流量的控制,其中温度最重要也最难控制。”老葛一面说着,一面从耳朵上取下了那根老刘递给他的“大前门”香烟,老刘见状,马上划了根火柴凑上去帮老葛点燃了烟。</p>

“谢谢啊!”老葛见老刘帮自己点烟,就用夹着烟的手做了一个谢谢的手势说道,然后继续讲他的进口化工装置国产化的“故事”:</p>

“我是1965年大学毕业的,学的专业就是自动化仪表,因此这自动化仪表我玩了十几年了。因此我想这控制系统有什么了不起的?于是就从进口的装置上拉了几条线出来,做起了小试,准备一个生产环节一个生产环节地逐步解决国产化的问题。”</p>

“我用国产的DDZ-II型单元组合仪表根据控制需求搭建了一个控制系统,但想不到不管我如何调整控制参数,就是达不到控制要求的精度,特别是温度控制老是超调!”老葛自嘲似地苦笑着说道。</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