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超常规X破釜沉舟,拼实力X非法打工(1 / 2)

加入书签

 “本来无望的事,大胆尝试,往往能成功”——莎士比亚。</p>

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想要拥有不曾拥有的东西,就必须去做从未做过的事情!</p>

然而很多时候,人们往往过多地去想着做了一件事的后果,但却很少考虑若不做这件事的后果!</p>

一个星期过去了,我去了不下三十个餐馆,没有一个要我的,都说我太瘦小,搬不动堆得像山一样高的碗。</p>

美国餐馆里的主要工作,当时留学生可以做的,主要有带位的,帮客人点菜结账的,端菜收盘子的,还有就是厨房里洗碗的。</p>

而带位的和帮客人点菜结账的工作,基本是有合法打工身份的留学生(比如J2签证)才能做,而没有合法打工身份的留学生(比如F1签证)一般都只能到厨房去洗碗。</p>

因为洗碗的人躲在厨房里,不用到外面大堂里抛头露面,这样就减少了被移民局官员发现的概率,即使有移民局的官员来查了,也可以马上从后门溜走或躲起来。</p>

也许有人会问,一个星期,我怎么才找了三十个餐馆,平均每天才四到五个?</p>

要知道,那时“硅谷”不像现在这样有很多中餐馆,加上我还不会开车,因为买车要钱,学车更需要钱!因此只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而美国“硅谷”的公交车的班次间隔特别长。</p>

于是到达美国后的第二个星期,我不再找餐馆的工作,因为每家都说我太瘦小,干不动那力气活。因此无奈之下,我决定破釜沉舟,准备去一些“硅谷”的高科技小公司碰碰运气。</p>

不过,当时几乎所有的人都不看好我:</p>

一些好心的人劝我说:你没有美国的学历,又没有美国的“绿卡”,所以正规的公司是不可能要你的,还是再继续去找找餐馆的工作吧,跟老板说可以少拿一点工资,甚至先免费给他们干上几天,让他们看看你是否行;</p>

一些心怀嫉妒的人讽刺我说:在“硅谷”,再小的公司也是高科技公司!想想中国和美国的科技水平差多少?你一个从中国来的留学生,人家会要你吗?即使你不要钱去给人家白干还会嫌弃你什么都不懂!</p>

甚至还有一些看不起中国来的人恶言恶语地对我说:嘿,没钱来美国念什么书?你当美国是难民救济所啊?还不赶快乖乖地滚回中国去!不要再在这里丢人现眼!</p>

不过,我听了这些话并不感到生气,也不感到气馁,因为类似这样看不起人的话:</p>

1977年我参加高考时就已经听人说过;</p>

1982年我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毕业后回里弄生产组后开始自主搞微型计算机应用开发时又听人说过;</p>

1984年我开始企业承包时也听到过;</p>

1986年我“下海”时又再次听到过;</p>

因此现在再多听一次又有何妨?</p>

于是我还是决定将找工作的目标定在一些“硅谷”的高科技小公司身上!</p>

......</p>

美国“硅谷”的SantaClara市,FirstStreet,路边,绿莹莹的草地后面,一排排的四米多高的高科技小公司,这是当时典型的美国“硅谷”的工业区场景。</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