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战硅谷迎新征程,X敲响美国大门(2 / 2)

加入书签

在1990年新年开始后的第一周,我每天做的事情就是晚上根据白天报纸上找来的工作招聘信息准备履历和求职信,第二天一早把昨晚准备好的履历和求职信寄出去,然后开车去各个介绍工作的中介,看看有没有工作的机会。</p>

这是我在美国的第一次跳槽,我离开了Richard的公司,但我必须在三个月内找到一个新的工作。</p>

一天,我来到一个介绍工作的中介,这是一个华人开的介绍工作的中介。</p>

坐下后,我把准备好的履历递给了对方。</p>

对方是个四十左右戴眼镜的中年男子,看了我的简历说:“哦,刚毕业的大学生,这现在工作不好找!”</p>

他说的是实话,因为美国刚刚进入了经济衰退,公司开始裁员,还有多少公司会在这种时候招聘刚刚毕业的大学生?</p>

“不,我不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我已经有七年多的实践经验了!”我听中年男子说我是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急忙分辨道。</p>

“哦?”中年男子推了推脸上的眼镜,仿佛要更看清我一点似的。</p>

我见状,马上把我在中国的经历给他详细叙述了一遍。</p>

想不到中年男子听了,把背往后一靠,说:“国外的经验没有用,我们只看美国本土的工作经验!”</p>

“为什么?”我感到这不公平,心想:难道国外的经验就不是经验吗?</p>

“不为什么,就因为无法验证!”中年男子说了一个我无法反驳的理由。</p>

确实,我说我在中国有六年的经验,怎么证明?</p>

“那我在美国还有一年半的工作经验呢!”急切中,我把我在Richard公司的工作经验抬了出来。</p>

“Ok,这个可以算,给我看看当时的Offerletter吧。”中年男子听我说有美国的工作经验,总算有点兴趣了,于是向我索要Offerletter。</p>

“Offerletter?”我反问道,因为我不知道Offerletter是什么意思,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这个词。</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