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迎挑战X接英雄帖,绝望中小萍又来电(1 / 2)

加入书签

 生命中的挑战并不是要让你陷于停顿,而是要帮助你发现自我——约翰森·里根。</p>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挑战困难、征服逆境、战胜自我的过程,在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什么人会是天生的人生大赢家......</p>

有了Richard给的一年名义聘用合同,小萍的身份问题算是暂时警报解除了,我开始心无旁骛地投入到CybqeInc.的智能可编程机械手的项目中去。</p>

同时,随着项目软件外包合同的执行,ICN的研发资金问题也彻底解决了,我们还因此而装备了一个当时即使在“硅谷”也算是一流的软硬件研发实验室。</p>

当然,这个实验室的地点还是在我那小小的别墅里,不过,面积扩大了,我二楼的书房变成了硬件研发实验室,隔壁的次卧变成了软件研发实验室。</p>

不知不觉中,流水落花春去也,落叶萧瑟秋将尽,我来CybqeInc.已经一年了,在这过去的一年中,智能可编程机械手的项目完成了,而我们的ICN样机也成功地研发出来了。</p>

因此,我准备离开CybqeInc.,去寻找新的挑战和机会——用一句时尚的话说:我又要准备跳槽了。</p>

在美国,特别是在“硅谷”,每一次的跳槽都是一次自我发现,都是一次自我提升。</p>

好比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江湖上,作为一个剑客,只有不断挑战高手才能扬名立万。</p>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美国“硅谷”也是同样:作为一个电子工程或计算机科学的毕业生,若要迅速成长,只有不断挑战行业内的难题。</p>

而高科技小公司的招聘广告就是向“江湖好汉”发出的“英雄帖”,而你每一次接下这样的“英雄帖”所带来的挑战,就是一次扬名立万的机会!</p>

因此,你成功地接受的挑战越多,就好比江湖上的剑客成功地挑战其他的高手越多,由此,你成长的速度就越快!</p>

所以,当时的中国留学生中,凡是学电子工程或计算机科学的,在找工作时基本上都绝对不会去那些成熟的大公司,比如微软,IBM,HP等等,而是会优先选择去那些初创的高科技小公司,这和现在决然不同。</p>

这是因为在那个时代,这些初创的高科技小公司代表着世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先驱,包括后来鼎鼎大名的“思科”公司那时也只是一个小公司,而“谷歌”那时还没有“出世”呢!</p>

因此世界上绝大部分最先进的技术和产品都出自这些高科技小公司里,换句话说,就是充满了机会和挑战!</p>

善于捕捉机会者为俊杰——歌德。</p>

在当年的“硅谷”,什么是专家?</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