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9、疫情中启东相邀,SARS中X出行(1 / 2)

加入书签

 如果事先缺乏周密的准备,机遇也会毫无用处——托克维尔。</p>

老柳的话让我大吃一惊的是因为我没想到他不是一个人来,而是带了一个人来,而且带来的人居然还是和上海一江之隔的JS省启东市分管科技的副市长。</p>

而让我的后背冒冷汗的是因为我暗自庆幸今天请来了我原来承包体内的老刘和小宋等几个小伙伴们来帮我充“人头”,当时我曾经犹豫过:“要不要小题大做把他们四人请来充‘人头’?”</p>

因为当时在我的心里,老柳现在也算是我的一个朋友了,说他有个机会,想找我聊聊,不就坐着喝喝茶,聊聊天么,因此有必要如此认真地摆一个排场出来么?</p>

但我这个人有个特点,就是凡事“料敌从宽”,因此最后还是请来了我原承包体内的老刘和小宋等几个小伙伴们来帮我充“人头”,否则老柳今天带着启东的罗副市长前来一看整个公司就我一个“光杆司令”,这就真的难堪了,至少费一番口舌解释是少不了的了,而这后面的机会还会不会有就难说了!</p>

我把老柳和罗副市长请到了会议室,这时老刘和小宋也跟了过来,老刘给老柳和罗副市长各泡了一杯上好的龙井茶,然后就在我身边坐了下来,而小宋则忙着打开了电脑和投影仪。</p>

我把一个预先准备好的PPT投影到了会议室前方挂着的大幕布上,PPT里有我的个人履历简介,光通信技术的特点和市场需求趋势,以及我回国的一些打算。</p>

不过,罗副市长显然没有打算要看这些东西,而是直截了当地说道:“X博士,你的情况老柳已经大概对我讲了,我自己也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的,现在在读在职的BMA,因此对光通信技术的发展前景是看好的,毕竟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了。”</p>

“我今天来是专程请你去我们启东考察的,看看有没有可能邀请你去我们那里创业?”罗副市长说到这里停了一下,慢条斯理地喝了口茶,然后看着我,在观察我的反应。</p>

罗副市长的话大出我的意料,因为我没有想到他来居然是请我去他们启东考察,还说希望我能去他们那里创业,这个我真从来没有想过,因为我想得最多的就是如何能找到风险投资。</p>

应当承认:当时在我的心目中还没有把中国政府和风险投资关联起来——因为在美国“硅谷”没有这样的运作模式。直到几年后,我才知道实际上中国政府对高科技企业的大力扶持相当于中国政府就是中国最大的高科技风险投资者!</p>

老柳看我听了罗副市长的话不置可否,就在一旁鼓动我道:“罗副市长和我是老同学了,从小在一起玩,这次他来找我,给我交了一个底,说只要你肯去他们那里创业,他们能给你的扶持政策比浦东张江科技园优厚得多!”</p>

老柳的话打动我了,因为我想,浦东张江科技园给了我¥10万元,还有100平米办公场地的租金和物业可以打对折,如果启东真的可以提供比这更优惠的扶持条件,那倒确实是可以考虑的。</p>

应该说,我在美国打拼了这么多年,早已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如果你想办一个初创型的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企业,不是说你想办在哪里就哪里的,而是要看这个地方适合不适合你创业,因此我并不对去启东办企业有任何的抵触情绪——如果那里真的有更优惠的扶持政策的话。</p>

罗副市长见我有点动心了,就笑着说:“X博士,这样吧,你不需要现在做决定要不要去我们那里创业,你可以先去看看,然后再听听我们关于启东未来的发展规划,再做打算如何?”</p>

“对!先去看看,你出国这么久了,现在回来了,多到处走走看看,这可以增加对今天的中国的了解,这总没有坏处。”老柳也在一旁怂恿我道。</p>

我一想,也是,去看看确实没有坏处,说不定这是一个机会呢?至少老柳刚才说他们能给我比浦东张江科技园更优惠的条件,罗副市长似乎也默认了,因此看来这并非虚言。</p>

我本想继续打听一下启东究竟能给什么样的条件,但转念一想,如果我就这样直接问,未免让人感到有点太小气了一点,好像我是冲着条件才去的,于是就朝老刘使了个眼色,然后说:“既然罗副市长如此盛情邀请,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p>

这时老刘见了我给他使了一个眼色,就站起身来,拿过罗副市长和老柳面前的茶杯,去饮水机那里加了点水,然后说道:“哎呀,我们本来想浦东张江科技园的条件已经够优惠了,想不到启东还要优惠,到底是什么条件啊?”</p>

老刘在承包时做公关,特长就是察言观色,加上我们一起承包后工作上相互配合,早就形成默契了,因此他看了我使得眼色后,自然知道我的意思,于是就假意起来帮罗副市长续水,趁机旁敲侧击地问起了我想问的问题。</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