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阳明天(1 / 2)

加入书签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p>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p>

儒家门人敬天法祖,以文载道。数万年间,先后出了九位横绝一世的在世圣人,继往圣绝学,为后人又开新路,使儒学一直为世间显学,辉煌灿烂。</p>

门人子弟腹有诗书,一口浩然正气盈于胸中,修炼之法独树一帜,而其真形更是与众不同。</p>

佛、道、魔、妖、武等主要传承观星的真形,无非是山川、河流、神仙、灵兽、乃至法宝神兵,而儒家则往往是一个可以传递思想的文字,如仁、义、礼、智、信……</p>

随着阳明居士龙场悟道,再立心学一脉,心之一字也就此成就真形,成为载道之器。</p>

当然,儒家首重心性,再重悟性。有的人明心见性,豁然开悟,便跨进修行之门,能一气直上云霄,一夜便是掌握大神通的上三品存在。有的人皓首穷经,却始终未能入门,虚耗一生,可怜可叹。</p>

方明离开暹罗,回到新城,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将阳明居士于龙场悟道前后随手所画的白鹿图化作自己的内景第四天“阳明天”。并在其中,得心之一字,作为自己的第四真形。</p>

作为儒家门外汉的方明,心之一字实在有些明珠暗投。而他也没有时间和精力精研儒学,对后续的开发修持大为不利。好在“心”作为心学的载道之器,本身就十分神异,可以将其视为一门神通。</p>

我有一心,包藏宇宙之机,厘定天地经纬,可化万物,演万法。心之所在,便是世界,便是宇宙,便是一切。</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