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意外之喜(1 / 2)
对细节的判断失误,金尚已经有好几次错估了在九十年代中期强推互联网的优势与劣势了。奋战在一线的员工的工资到底有多低,尤其是那些没有一技之长,只能靠出卖体力和时间讨生活的普通职工,对待遇的要求低得让人感到错愕。
京城本地的平均月薪,确实是过千了,但这个数据,并不代表大部分打工仔能够拿到那么多。
不止是今生,前世的经历,也告诉金尚,这里面有很大的落差。恐怕很多人都不了解,二十一世纪过了二十年,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平均工资,也就在六千元上下徘徊。在普罗大众面前频频曝光的月入数万的光鲜亮丽的佼佼者的阴影中,还有无数拿着低廉的工资,为了养家糊口而奔波的打工仔。
送快递,当外卖骑手,搬货的装卸工等,能有什么门槛?
大车司机倒是稍微有点技术含量,可这些人也有自己的难处,辛苦自不必多说,走南闯北,还容易被坑。
这种基本依托于人工的仓储物流模式,虽然基础成本低,但对管理制度和人力资源调配的要求极高。
幸好魏双萍本身就是这方面的专家,让她匆忙上马什么全国数据联网,扫码枪,远程跟踪之类的高科技,一时半会估计玩不转,可对于如何高效地利用成千上万的员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那就太得心应手了。
『说白了,还是“人治”为主,在互联网信息科技深入老百姓生活,影响诸多商业行为之前,精明能干的高管,远比挂在墙上的规章制度要靠谱。』
翻阅着魏双萍递过来的上周大事概要,金尚随手在一份劝退名单上签名。
发展快了,招收的员工也难免良莠不齐,尤其是仓储物流这个环节,太容易出现问题了。
好在公司内部管理制度相对完善,主管人员也还算得力,再加上“金手指”的护持,一直都没出什么大问题。
偶尔有些小瑕疵,也在不断调整的过程中,一一纠正。
创业大半年来,金尚越是发现了,企业越做越大之后,哪怕是有“金扫帚”提供的超凡力量加持,也很难以最理想的状态运转,尽量少犯错误,提升员工积极性,就已经很难了。
工作效率每上升一个百分点,对同行来说,就是莫大的优势。
时间不早了,处理了一点急事,金尚就准备下班回家了。
老板都在忙碌,下属们也不好意思提前回家。公司虽然不提倡上司没走,员工就要跟着加班的做法,但也没明文确定过这方面该如何处置。
适当的模糊地带,也是公司管理过程中的必然。
而金尚本人,几乎从不加班,既有不想将自己束缚在办公室的因素,也有不给手下增加压力的缘故。
只不过,出门之后,居然遇到了等候多时的女朋友李萱。
“不是说过,让你先回去休息么?”
“等一会也没啥,反正也有点琐事,干完了再走。”
“晚饭吃过了?”
“嗯,公司盒饭还行。”
“你呀……”
小车在公路上前进,晚高峰已经过了,路上没有拥堵,车速较快,路灯飞快往后,霓虹灯闪烁着,让人目不暇接。
“今天有点不顺?”
“是啊!”
金尚叹息着答道,
“我以为聊天室带来的冲击,也就是皮外伤,没想到刀刀见血,差点伤筋动骨。”
“严重吗?”
“还好。应该撑住了,客户并非流失,而是一时半会将侧重点放在其他领域了。就好比早点摊位,东家的油条,西家的包子,南家的豆腐脑,北家的牛奶,各有各的爱好者,但不妨碍偶尔换换口味,甚至,不排除某些大胃王,一家来一点,雨露均沾。”
“以前,只有一家包子铺,大家没得选,所以只能来咱家,现在对门开了一家炊饼摊,分流了客户?”
“差不多。”
“那……咱家也赶紧将炊饼摊支起来啊。”
“众口难调,贪大求全不可取,一时半会不能顶着所有小摊贩和客户的压力,强推自家的东西。比如,卖包子强行搭售豆浆什么的,只会将顾客往外推。”
既然没法阻止其它同行抢生意,当务之急是稳住喜欢吃包子的客户,不断推陈出新,奉上物美价廉的商品,再来考虑扩大经营范围。
“听起来就很麻烦的样子。”
“我也觉得,下属比较急,恨不得立刻将兼并,豆腐脑,牛奶,豆皮摊子都尽快支棱起来,暂且不提如此慌不择路乱搞一气有没有效果,丢下自己占据绝对优势,已经打响了口碑的包子铺,去弄些花里胡哨的东西,无异于舍本逐末。稍微遇到点事,就自乱阵脚,这是自取灭亡。”
“暂时不动如山?”
“嗯。”
十分肯定地点点头,金尚一边开车转过十字路口,一边郑重地答道,
“新店开张,总有几天会吸引尝鲜的顾客捧场,待新鲜劲过了,才是各逞其能,拉拢客户的好时机。”
只要今夕聊天的社交核心地位不动摇,不管客户去玩游戏,听歌,登陆聊天室,还是去聊天室打发时间,都不影响其地位
拼到最后,还是要回归最基础的产品与服务上来。
在这方面,金尚相信自己麾下这些精挑细选,经验丰富的员工,在自己这个老板的带领下,会竞争不过体量巨大到近乎臃肿的基础运营商。
“真的?你不会是拿好话敷衍我吧,商场受挫,也不是什么稀罕事,你顺风顺水这么久,稍微停一停也不是什么坏事。”
“相信我。下滑的势头虽然可怕,但已经止住了。如果有几千万上亿的用户,关系链十分稳固,压根不会有这么大的跌幅,问题在于,才二三十万用户,分散在全国各地,几个大城市占据绝大部分,剩下的,一个地区都分不了多少……”
“社交黏性不够稳固?”
“非常脆弱,要不是有上下游在线应用强撑,恐怕会被一棍子打的生活不能自理,甚至就此暴毙。”
在小米横空出世,搭载的米聊蹭了一把顺风车,不到一月用户就破千万了,如果再多争取两个月,甚至一个月的时间,可能就没其他同类产品什么事了。
结果,“小企鹅”在这次生死危机中,一个月就推出了自己的微信,瞬杀米聊,都兵不血刃,将其扼杀在摇篮中。
什么三个月的颠覆期,别扯了,三个星期就够足够决出生死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