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吴山诗社(2 / 2)
他尝试着询问:“敢问社中可是有叫冯梦龙的?”</p>
叶成学颇为惊讶:“王先生认识冯兄?”</p>
王文龙想想,又问:“袁无涯、陈继儒想来也在社中?”</p>
叶成学点头:“这些都是社中同辈了。”</p>
王文龙点头,他终于确定这个诗社的大概信息。</p>
明代的文人结社成风,大多数诗社都不会留下具体记载,但叶成学所说的这个吴山诗社在历史上还是留下只鳞半爪的痕迹。</p>
这还得归功于《金瓶梅》的研究。</p>
后世学者研究发现《金瓶梅》抄本在江南早期流传的过程就是通过一系列文人的链条进行交换的,而刚才叶成学所说的文人全都是研究《金瓶梅》手抄本历史中的一个个人物节点,加上王文龙补充的人物,《金瓶梅》的流传链条几乎已经补充完毕。</p>
后世一直有人争论,像《金瓶梅》这种小说,非是亲密之人不会互相借阅,那各派文人的书信文章之中《金瓶梅》的这支流传链条又是如何形成的?</p>
现在王文龙才明白,原来这些人互相交流小说的背后有同一個诗社作引导。</p>
再想想这些人的思想背景,叶成学所提到的多半都是号召一扫复古思想,革新文风,注重以笔写实的文人。</p>
王文龙也就明白为什么自己会得到叶成学千里迢迢前来邀请的待遇。</p>
《儒林外史》将笔墨对准市井百姓的风格实在太符合这些人的胃口。</p>
三吴的各家党派大乱斗还将进行二十年,其间波云诡谲,十分危险,参与政治王文龙暂时没那个兴趣,但是能参加这个吴山诗社却是直接就能攀附上此时文坛之中的最大势力。</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