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假传万卷书,真传一句话(1 / 2)

加入书签

 制符堂,外面。</p>

陈云前脚刚走,郑文叔后脚便至。</p>

郑文叔问道:“刚我路过,听闻陈师弟找你问符箓的事?”</p>

“恩师。”蔡如金施礼,“刚才陈师叔……”</p>

他把事情经过仔细说了一遍。</p>

听完后,郑文叔低头沉思了一小会儿,旋即看似随意说了句,“你替陈师弟准备好他所说的那些符箓,每一种准备两至三份吧。”</p>

蔡如金不太理解,道:“陈师叔说要亲手制作,我代劳是否不好?”</p>

郑文叔笑言道:“恩师收陈师弟入门墙已有一二月,其至今未炼出真炁,想来恩师传的不是术,而是真正大法,法与术有诸多不同,术可生搬硬套直接修炼,然,法需要领悟奥妙,想当初吕师兄四十九岁巧遇火龙真人,真人授其‘天遁剑法’之大法,吕师兄足足领悟了十四年都未能悟出长生术,后至六十三岁时,吕师兄才被吾师点化,悟出《九真玉书》,从而法力日渐深厚遂得道。”</p>

道教神话中,仙人传功很是随意。</p>

有些仙人需要试探被传功者品性。</p>

例如钟离权十试吕洞宾。</p>

而有些仙人则非如此,其觉得看你顺眼,心中一高兴,说不定就传你大法了。</p>

比如火龙真人传吕洞宾《天遁剑法》。</p>

又比如赵公明因为象棋传陈云《积精炼体》的法门。</p>

这种事看上去荒诞不羁,但却时有发生。</p>

蔡如金自然清楚,不过他知道恩师说这些事迹重点非传功。</p>

闻言,他似乎明白了什么,“恩师,你之所言,指陈师叔短时内不会悟得长生术炼出真炁?”</p>

“是也。”郑文叔摇头道:“吕师兄尚且用了十四年领悟长生术,陈师弟虽天资优异,然,没有三五载功夫,恐其很难悟出长生秘术。”</p>

这倒不是郑文叔看不起陈云。</p>

反之,此番言论已经很“抬举”陈云。</p>

吕洞宾作为丹道大宗师,亦用了十四年悟得,郑文叔言陈云三五年能领悟,确实很高估了。</p>

蔡如金自然明白此理,他立刻回应道:“既如此,我会尽快替陈师叔准备好其所需符箓。”</p>

……</p>

内院,红楼。</p>

陈云一回来便把自己又一次“软禁”起来,重新琢磨起了《破迷正道歌》。</p>

他坐在窗户前沉思,“谁知这个天机理,便会日月得高奔。也无坎离并龙虎,也无乌兔各西东?”</p>

这句话意思陈云大致能够理解。</p>

坎离龙虎,乃是比喻。</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